《舟过安仁》教案
李晓燕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按照自编的拍子有节奏的朗读;
二、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感受小童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能把自己的合理想象运用于朗读中;
三、能熟练的吟唱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理解大意,并能把自己的合理想象运用于朗读及吟唱中。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引童趣:
1、 “对诗”,激童趣:
(1)师:“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儿童疾走追黄蝶,”
生:“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儿童散学归来早,”
生:“忙趁东风放纸鸢。”
(2)师:不知吟诵这些诗句时,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
2、师小结,引童趣:
师:是啊,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正像这一首首妙不可言的诗,
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读出其中的无限乐趣。今天,咱们就一起用心
地读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吧!
二、初读,读准读通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大声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三、自编节拍读古诗
自读,指名读,齐读等
四、品读,享童趣:
1、课件边呈现相关画面,师边伴着音乐,深情叙述,引学生入情入境: 师:看,波光粼粼安仁的小河中,一叶小舟轻轻驶来。诗人正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碧草含露,杨柳依依;潋滟水光,万倾碧波;阳光明媚,柔风拂面,怎不令人心旷神怡?闲暇之余,不经一瞥,顿而哑然失笑。什么如此吸引他?想像一下眼前的画面
2、学生谈想象的画面。
3、品读诗句,感受童真童趣。
五、再次创境想象,品读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
师: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安仁的小河吧!收起桨儿,放下篙,撑开小伞船中放,渔舟小童笑声声,任尔小船水中荡。是啊,晴空之下,碧波之上,河中之景,孩童之举既吸引了你,也吸引了我,更吸引着他——杨万里。此时此刻,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诗句想想。
师:是啊!眼前此景不觉激起诗人心中那颗不泯童心,眼前孩童不禁让人啧啧称赞!
六、美好的童趣令我们深深陶醉,想象画面,吟唱这首古诗。
自由唱,指名唱,录音
舟过安仁
初三
记叙文
923字
499人浏览
跳跳大虾时代
完
舟过安仁18篇同标题作文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