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作文训练
一、(2015年山东济南市中考)
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x ”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没有材料的引导,也没有过多的内容限制,不存在审题障碍,但要想写得出彩也需要动一些脑筋。
写这篇文章还是重在解题。“那声音”是主体,是写作时应重点思考的内容,结合后面的限制成分“常在心田”,“那声音”对自己而言一定是印象深刻的、触动自己心灵的声音。可以写自然之音,童年走进山野,风吹树林的声音,山间叮咚悦耳的泉水之声,林间鸟鸣啾啾声等等,与现实中因过度砍伐,开荒建厂、种田等破坏环境的行为,造成山头光秃、沟谷干涸、飞鸟几绝、雾霾频现等现象对比,表现环保的主题。可以写物之声音,狐貂等被杀前的哀鸣、车祸瞬间刺耳的刹车声等,表现珍爱生命的主题;当然,还可以写幼时父亲晚归的自行车声、祖父的拨浪鼓声等,表现爱的主题。还可以写人之声,老师的一句鼓励、朋友的一句安慰、亲人的一句叮咛、妈妈的一声嘱托、父亲的一声叹息,表现励志的主题。
“常”是限制词,是“经常、常常”的意思。这个词告诉我们,这篇作文不可只写一事,一定要写出“那声音”常在心田,常现耳边,每每遇到特殊事情的时候都会在心间响起,会警醒自己、激励自己。
“常在心田”是补语,为什么会常在“我”心田,因为它难忘,它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对“我”影响很大,引发“我”的思考,启迪“我”的人生„„
如果能做到如上解题,拓开自己的思维,在作文形式上能够有些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写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应该不难。
二、(2015年山东东营市中考)
不必说母亲用生命挽救危难中的孩子,警察用鲜血维护人民的利益,也不必说身处逆境者创造奇迹,单是一粒平凡的种子萌发竟能把坚硬的骨骼分开,一只蝴蝶启动翅膀便会引起一场台风,干涸数月的仙人掌却能开出鲜花,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即便是当我们从沉睡在像空气一样的幸福中悄然醒来,匆匆奔走在生命旅途而突然驻足,也会常常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平凡世界里、人生历程中,竟有那么多的人、景、物、事,是那样的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启人心智„„令人情不自禁为之震惊、为之折服、为之崇敬、为之讴歌,而我们的灵魂也因之变得坚韧而强大,真诚而善良,睿智而完美。那么就让我们为之深深地鞠躬吧!
要求:1. 以“向 鞠躬 ”为题。
2. 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解析:1、明确“鞠躬”的含义,确保选材立意不跑偏。
“鞠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弯腰行礼。而弯腰行礼的用意大致为:(1)尊敬。(2)感谢,感动。(3)愧疚,道歉。考生只要明确了这些基本含义,那么就可以针对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来选择材料表情达意就可以了。
2、半命题作文,题目的填空很重要。“向____鞠躬”横线上应填鞠躬的对象,这个是应当好好斟酌的,因为它决定着文章的选材角度和立意深度。本命题大致可
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选择添空的内容:
1. 人物类。如父母、师长、朋友等,表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给予自己的养育、关怀、鼓励之恩的感谢。
2. 动物类。可以是一只狗、一只猫,或者是一只燕雀等,通过写他们的的故事来表达对他们给予自己生活启迪的感激。
3. 植物类。如一棵树、一支藤、一片叶,从他们的生长经历给于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感激感谢之情。
另外,还可以从环保的角度写一条小河的前世今生,表达对环境破坏的深深歉意等。
上面所填对象都是真实可感的人和物,文题中的空也可以填态度、情感、品质等方面的词汇,如诚信、文明、合作等,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上述品质的珍贵和拥有它们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益处。
当然,若能从挫折、困难、失败等方面去构思,如拟一个《向跌倒鞠躬》,从“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的角度去立意,记叙成长过程中从一次次失败和挫折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经历风雨茁壮成长的故事,也一定能赢得好评。
三、(2015年山东聊城市中考)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解析:“风景在路上”,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题,题目中“风景”和“路上”是两个值得深挖的词语。“风景”可以是自然景观,如清风明月,杨柳依依,鸟鸣虫唱、大漠长风等。可以是人文景观,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也可以是带有比喻义的生命风景,如风雨中,父亲接送自己的背影; 烈日下,她在为受伤的老人撑伞等。
“路上”可以是现实中的“路”,但也不可理解的太直白,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行走之路,也可以理解为书山之路(提示语所言“静阅万卷诗书”) ,更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路”(提示语所言“洞察世间百态”) ,当然还可以理解为“成长之路”(成长之路上,得失成败、喜悦哀伤、汗水泪水等生活中的事件,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景) „„如此,我们作文时立意的角度才不会狭窄。
综上分析,此题目可以写成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的游记文,要注意以游踪为线,有次序写景。可以写成记叙文,成长路上的风景让我们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汗水与泪水„„这正是我们生命中“风景”的内涵。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以“风景在路上”为论点,或事例或名言,进行充分论证。不论选择何种文体,注意各自的文体特点,紧扣文题,突出中心,才不会偏题跑题。
四、(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 文体特征鲜明;3. 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邻居”写什么对象? 从提示语“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可知,写人、写动物、写国家,都可以。“邻居”写什么事? 提示语“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告诉我们,可以写邻里之间的“德”“亲”“伴”“壑”等。本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掌握的材料和擅长的文体,来决定写什么体裁的文章。不管写什么体裁的文章,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
五、(2015年山东临沂市中考)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
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
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
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有过失落
有过平坦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文题解读】
写作此文首先要确定是哪一支歌,让“那”字得以体现。“春天的歌”可实可虚,若是和春天有关的歌,可以是和春天有关的事,当然,因为是“一支”,叙事就要注意遴选,一旦选定便要一以贯之,不可侧生旁枝。
思路一:春天是希望的象征,它的歌是充满生机的。
生活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有阳光也有风暴,有晴朗也会布满阴霾,有时难免让我们失意沮丧,陷入“柳暗”之中不能自拔,但毕竟“乌云遮不住太阳”,“花明”之境定会重现,特别是在春天,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更不应该失去对未来的期盼。因而,你可以选取生活中诸多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加以演绎,让人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育。
思路二:春天是温馨幸福的回忆,它的歌是不乏甜蜜的。
这是一个甜蜜的季节,洋溢着温馨,充满了幸福,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柔情蜜意的镜头,借助对人物心理和细节的描写,把这支歌演唱得酣畅淋漓,幸福满满。
思路三: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辛勤耕耘的时刻,它的歌理应为深情的吟唱。
我们为秋日田野的累累硕果而惊喜振奋,但不要忘了,这一切得益于春日里的辛勤播种,没有那往日汗水的浇灌,秋不会饱满,在这个播种的季节也会有许多让人难忘的情节。
六、(2015年山东潍坊市中考)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
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015年山东省各地作文训练
初二
其它
6314字
273人浏览
love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