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
第1课时
一、基础知识。
1、辨析下列几组近似字,分别注音并组词。
祷:注音:( ),组词:
涛:注音:( ),组词:
浴:注音:( ),组词:
裕:注音:( ),组词:
峪:注音:( ),组词:
瓣:注音:( ),组词:
辨:注音:( ),组词:
辩:注音:( ),组词:
辫:注音:( ),组词: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叶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⑤④②③①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⑥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⑦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
⑧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
⑨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
1.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祷:d āo ,祷告 涛:t āo ,波涛面
浴:y ù,沐浴 裕:y ù,富裕 峪:y ù,嘉峪关
瓣:b àn ,花瓣 辨:bi àn ,辨别 辩:bi àn ,辩护 辫:bi àn ,辫子
2、C
解析:A 项意思表达不清楚;B 项语序不当;D 项“突然”和“渐渐”矛盾。
3、A
解析:先找出中心句。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⑤句,这样就排除了B 、D 两项,第②句是第③句的支撑句,应该放在后面,这样就把答案确定下来了。
4、B
解析:A 项“名声”与“响彻云霄”不搭配;C 项只讲到神情与颈部的美,不能与“各得其所”搭配;D 项中“迷迷糊糊”是指人的状态,不能用来指光线。
二、阅读理解。
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意思对即可)
3.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
4.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意思对即可)
散文诗二首
初一
记叙文
6242字
764人浏览
菊花与大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