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读记“碧空如洗、波涛汹涌、安居乐业”等生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3. 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中国行政区域图。
一 情境导入
1. 出示语段,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 水灵灵的, 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 巨浪扑上了小岛, 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 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 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指名朗读这段话, 老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效果, 随机提问学生。
(1)“残存”是什么意思?
(2)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
(3)通过“残存”, 作者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番怎样的情景?
2. 揭示课文题目。
读了这个语段,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 学生质疑。
学生甲: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
学生乙:小瓜为什么被种在小岛上?
学生丙:小瓜一个个都被打掉了, 战士们会有怎样的反应?
……
老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板书。
老师:(板书:彩色的翅膀)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 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 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 而且要把课文中可以解决上面问题的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二 了解海岛
1. 根据板书, 指名汇报读后感, 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回答提问, 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 读流利, 读得有感情。
2. 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
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 你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到答案吗?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巡视帮助。
4. 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学生汇报的要点:
(1)海岛离陆地远。
(2)海岛面积小。
(3)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 连昆虫都没有。
(4)海岛上除了一群可爱的战士, 好像没有其他人了。
……
在指名进行汇报的时候, 老师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尽量不要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
5.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1)两年前, 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 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 垒出一块块“海岛田”, 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 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 寂寞的海岛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子弟兵。战士们笑了, 小岛也笑了!
(2)瓜苗出土了, 瓜秧拖蔓了, 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 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 撅着嘴巴, 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 不愿在这里安家。”
海水是咸涩的, 土地是贫瘠的, 没有和风细雨, 多的是风急浪高, 西瓜呀西瓜, 确实难为你了, 但是, 我们实在是不甘心哪!
(3)小瓜果然结了不少, 水灵灵的, 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 巨浪扑上了小岛, 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 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 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这个小瓜可是全岛战士的希望呐!
三 学习海岛“尝瓜会”
1. 找到课文第9自然段中描写“尝瓜会”的句子。一边读, 一边思考:在我们的宝石岛上,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 我们应该把第一块西瓜送给谁尝呢? 为什么?
2.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总结——雷达兵。
是啊, 如果没有雷达兵头脑里的那些农业知识, 恐怕宝石岛上的战士们就吃不上自己种的西瓜了! 我们应该让雷达兵在吃第一口西瓜之前, 先向我们介绍一下他找到答案的过程, 你们说好不好? 那么, 他可能会怎么介绍呢? 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 写一段雷达兵的“战功”介绍吧!
3. 课内小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随机组织学生交流、表演。
四 结识战士小高
1. 小高是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 是他陪着“我”来到宝石岛的。这个小战士很有意思,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小高的一些词句画出来。说说你觉得这个小战士有些什么特点。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可以在同桌或者小组之间讨论。
3. 指名学生汇报对战士小高的印象。
4.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1)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 这时候不吭声了, 紧闭着嘴唇, 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 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一边是一个大提包, 一边是一只纸箱子, 同学们, 这两样东西, 你们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装的东西不同, 和小高的距离不同, 小高对它们的重视程度不同……) 读读这个句子, 一个可爱的小高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7彩色的翅膀
六年级
读后感
3812字
704人浏览
二次元的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