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读生字, 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 理解诗句,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 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往往比较喜欢主动探究问题。
这首诗浅显, 借助书面上的画面, 学生理解起来不难, 因此, 重点可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上。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 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背诵古诗。
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领会感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谈话导入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中, 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一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 在睡觉的时候, 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 醒来以后, 他就变得很会做诗了。在他的诗中,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小儿垂钓》。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读古诗, 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课件出示会认字卡片认读。
钓 蓬 稚 侧
莓 苔 招
3、 出示会写字的生字卡片。
(1)指导写字。
(2)认真读, 观察字形。
(3)重点指导:
垂:中间横最长, 最后一横最短。
招:右边是“刀”+“口”。
(4)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小儿垂钓》, 合作探究
1、默读古诗。
(1)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2)“小儿”指什么人?“垂纶”指什么?
“小儿”是指小孩子, 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稚子”,幼稚的孩子。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学钓鱼的情景。
诗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 钓鱼时需要把线垂在水中。“学垂纶”,也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齐读第1、2两句。
小孩在河边钓鱼, 河边长着莓苔和青草。谁能说说小孩钓鱼坐在河边的样子?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 侧着身子坐在长着莓苔的河边, 青草映着他的身影。) 3 、齐读第3、4句。
(1)当路人向小孩问路时, 小孩有没有回答?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遥招手”,远远地招手。)
(2)小孩为什么不作声光招手?
(担心说话的声音惊动了鱼儿不上钩, 所以不应答路人的问话。“应”,应答。)
指点: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认真和天真可爱。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多媒体出示第一句诗的情境图, 同学们我带你们看看那个专心致志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
2、仔细看小孩什么样? 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边说边引导学生看图上对应的地方。
4、教师范读第一句。
5、这个小孩多么认真, 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 谁来读给我们听? 指名读。
师评价:读的好!
6、你们都想读呀? 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
自由练读。
多种形式读第二句。
7、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
(2)进入情境。
(3)模拟表演。
8、指导读。
师生接读。
指名读。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 同学们, 让我们看着图读一读这首诗吧。
2. 读给同桌听。
3. 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全班配乐齐读。
4. 古诗新唱(播放录音) 。
5. 课件出示“我会填”,同学们来做。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有趣的诗, 还认识了一位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 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四年级
记叙文
1470字
4984人浏览
姝瑶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