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疑导读
1.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
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
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
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
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2、师深情地问:她是谁?她就是-------母亲(学生齐说)
师:这么一首诗歌,勾起了我们对母亲的一段段深情回忆。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是母亲,哺育我们成长。今天,我们也随着作者梁晓声一起去感受母亲的浓浓情意。(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课文我们预习过了,那检查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
看这几个生字。生读并纠音。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感悟“慈母情深”
1、孩子们这篇文章写的是60年代的一件事情,也就是50多年前吧,而作者当时15岁,母
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五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而母亲却分文不少地给了我一元五角钱买书,按理我应该高兴啊。而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鼻子一酸,( )着钱跑了出去。
2、“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默读课文,找找句子,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请用波浪线恭恭敬敬地划下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4、交流感悟。
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
(1)我巡视时发现有一处非常特别,请一生读句子,并出示: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①“震耳欲聋”什么意思?生说。
②大家一齐读读“震耳欲聋”这个词。
多么可怕的噪声!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这个句子!
③耳朵都要震聋了!你在此环境中,会感觉怎样?
但是我的母亲呢?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呀,并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内心有感受? 工作环境太恶劣,母亲太辛劳了。
这就是母亲工作的环境,一起来读。
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在写母亲工作环境的句子,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
(2)“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生交流说体会。(母亲工作很辛苦,工作环境很恶劣)
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1)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母亲的工作非常辛苦。)板书:辛苦
(预设:母亲的脊背是怎样的?弯曲的 瘦弱的 从这两个词你看出什么?可以看出母亲的工作辛苦。)
2)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忙于工作。工作辛苦、忙碌,顾不得抬头。)
3)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烤说明灯泡很烫,工作环境恶劣。)
(预设:母亲工作的环境怎样?恶劣。从哪个词看出来。烤)
师:是啊,我只是站那一会儿,就感受到了灯泡的灼热,可是母亲要在烤脸的灯下,引读:一个极其瘦弱„„挨得很近。
小结:当你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怎能不让我鼻子一酸呢?
还有哪些地方令你鼻子一酸?
(3)“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竭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①理解:这个句子你发现有什么特别?(生说)“我的母亲”出现三次,很特别,来,我们读一读。
谁的背直起来了?谁转过身来了?谁的眼睛望过来了?
按理,我的母亲应该放在句子前面呀,这是第二个特别的地方。读句子。
按理来说,三句话可以合成一句话,“我的母亲”只用一个放在前面就行了。
比较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竭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读读比较二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②再次走进文章,走近我的母亲。
请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你看到了怎样的背?这是我母亲的背吗?在记忆中母亲背是坚挺的笔直的啊!(坚直,坚挺,笔直)
闭上眼睛,继续听!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你看到了怎样的脸?(疲惫苍老)这是我母亲的脸吗?在记忆中,母亲拥有一张怎样的脸?(美丽年轻)
闭上眼睛继续听!师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竭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慈母情深教案(刘丽红)
初二
其它
2624字
111人浏览
kjb1212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