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让生命之花绽放》 学科
思想品德 授课班级 初一年十五班 授课时数 2 设计者 施琼瑜 所属学校 晋江市安海中学
《让生命之花绽放》选自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遵循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以“情”为突破口, 以“情”为纽带, 以“思”为核心, 以“活动”为体验平台,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知识与技能: 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 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3-3-1 知道 任何情况下永不放弃生命
3-3-2 运用 紧急情况下的求生知识
3-3-3 理解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通过故事导入以及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 延伸生命的价值。 借助榜样的力量,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通过
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七、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过程:
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通过阅读讨论“艰难的抉择”这一故事,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接着可让同学们交流一些自我保护的求生知识。阅读讨论完这一故事,可让同学们讲一讲其他的求生故事,或设计一些情境让同学扮演主人公进行求生表演。如“火中逃生”的游戏比赛等。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本环节中的三个活动是层层递进的:先探讨一个人的生命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再探讨每的生命都对他人、社会有价值,进一步感受生命值得尊重;最后探讨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使是不幸的生命也需要肯定、尊重。
结合书上的活动,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存在给哪些人带来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可让同学们在课前采访一些相关人士。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 ,也可说说哪些人为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同时说一件你给他人、社会带来益处的事或他人给你帮助的事。通过多种角度的回顾,帮助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感受幸福,认识到每个人(包括自己) 都在为速幸福的生活增色。
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这一环节是本课内容的升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榜样或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他们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最后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生命箴言,与同学交流,解释其含义,感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展示典型榜样的事例,思考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杜.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存在就值得肯定与尊重,若能尽自己所能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这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八、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使用 所 得 结 论 占用 媒体
编 号 目标 类型
作用 方式 时间 来源 3-3-1 知道 活动
井下矿工创造的生命奇迹
B
E
珍爱生命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4
课本内容
3-3-2 运用 活动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A C 学生基本掌握必备的求生知识
10 自制
3-3-2 运用 图片 在火灾中逃生 D F 在火灾中的具体逃生方法,学生并未系统掌握
5 下载
3-3-3 理解 图片 榜样的有价值人生 H E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珍爱生命,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5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 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 设疑—演示—讲解;B. 设疑—演示—讨论;C. 讲解—演示—概括;D. 讲解—演示—举例;E. 演示—提问—讲解;F. 演示—讨论—总结;G. 边演示、边讲解;H. 边演示、边议论;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自定义。
3.3让生命之花绽放 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3、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 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1、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珍爱生命,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老师朗读教师寄语进行情感升华。
直观演示策略:利用有关的图片、测试情绪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符合教育学中的直观性原则。
活动探究策略:通过“紧急情况下的呼救方法”、“当火灾来袭”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一步步去参与去体验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问题讨论法策略:在教师设疑引导下的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鼓励学生学会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十一、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故事导入新课 将课文中的故事作为导入 通过阅读故事,引发思考 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 用故事来导入新课,引起对生命的思考,让学
让生命之花绽放
初一
日记
3795字
330人浏览
夜舞蓝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