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日记
日记1:
今日1点20的汽车。临出发前,还有很多事情必须处理完毕,其实,我差不多是要带着电脑到xx ,在那里办公。在昨天,我咬着牙,完成了双语阅读大赛的布置任务和盐城市教育论文评比的布置任务。越是在非常时刻,越是要行礼如仪。关键时刻,我做到了。2013-09-14 11:22:00
日记2:
昨日晚上临睡觉前,还是坚持把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征文全部看完了,粗粗的做了分类,符合要求的要组织学生打成电子稿。而这些任务,只能拜托旭海和超超了。我在xx 学习的时候,这些稿件必须打印好,最好还能发到我的邮箱里,等我回来再处理,还是来得及的。在看稿件的时候,我明白,不能太严,能放过的就放过。毕竟还是要鼓励为主,不能打击积极性。2013-09-14 11:25:53
xx 日记3:12点多才回家,到家匆匆吃完饭,简单收拾行李,就出发了。1点20上车。车上就两名乘客。我差不多睡了一路。到了4点多一点就到了xx 车站,叫中央汽车站。出了站,我准备做公交车,133路,直接到江南大学门口下车的。可是车站出口的那些人只鼓动我坐出租车,说70元。我没有答应。在外逗留了一会儿,还是问了人,又进了车站,找到了在站立的b 岛,终于找到了乘133路公交车的地点。买了地图,两块。不坐车不知道,一坐才发现,江南大学离xx 市区还是比较远的,过了几十个站,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才到,是不是到郊区了?听说他们打的的要六十块。而我只花了两块钱。我还是很高兴得。到了5点半我到了格林豪太酒店,719房间。
忘掉带茶杯, 只好拿浴间的用于洗漱口用的茶杯代替茶杯喝茶了; 忘记带大短裤了, 只好穿长裤跑步了; 忘记带我特制的笔记本了, 只好用人家提供的本子记录; 忘记带春秋衫了, 假如太冷了怎么办? 2013-
日记4:
昨晚安顿下来后, 开始处理学生稿件, 必须赶紧修改好发给人家. 顺带和学生聊天, 这是第一次在群里和高一学生聊. 出发前, 我也交代章恒同学, 把群号在班级说一下, 让大家都赶紧加进来, 之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了. 这一次, 我不要求学生一定用本名. 同宿舍的还有两个:建湖的于老师, 连云港的蒋老师. 大家谈话还挺投机的.10点半不得不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 从宾馆跑步到江南大学运动场,, 跑步10圈, 又返回, 前后历时一个小时左右. 我兴奋, 第一次在江南大学跑步!
日记5:
在江南大学里跑步, 我也注意观察大学. 觉得很大, 树很多. 我在想, 中学是不是也可以大树多一点呢. 在运动场的门口, 我也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东西, 就是长跑记录仪. 学生自动来刷指纹, 在学校里, 也标了某处到某处是1000米, 或者1500米. 这样学生们可以自由在大学里跑步, 能
够记录每天跑了多少米, 长期坚持下来, 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身体还能不好吗? 我看到两个美眉, 白短裤, 红t 恤, 慢慢悠悠地到那儿按了一下指纹, 由慢慢地走了, 估计是混时间的. 我看到了这个秘密. 我想, 在城南, 是否也可以有这样的长跑或跑步记录仪呢?
日记6:
上午在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09会议室听讲座. 详细内容见后. 我想说的是, 主讲的王聚元老师和主持的黄明明老师, 两位老师的水平都很高, 讲的话也很实际, 又有启发性. 我非常喜欢他们的讲话. 结束时, 我特地走到两位老师身边, 表明我喜欢他们的讲话. 老师也很高兴. 我是喜滋滋的出来的.
日记7:
15日下午, 两点开始, 到五点, 听取王荣生老师的报告. 王老师的名声很响, 听他的课真是不容易. 听了他的课, 我感觉很失落, 而不是上午的喜滋滋. 王老师讲的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变. 一是从关注教学方法转移到关注教学内容, 第二, 从关注教的活动转移到关注学的活动. 我觉得做得很不够, 好要好好学习. 在中场休息的时候, 我过去请教王老师:我觉得我教十几年的语文, 正在逐渐成熟, 可以说不断总结, 去粗存精了各种教学方法, 怎么到您这儿都不管用呢, 说要转移到教学内容了. 王老师说等会儿他说. 下半场开始后, 王老师果然说到我, 还让我站起来再重复一遍我刚才的话, 于是我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又说了一遍. 王老师肯定了方法的珍贵和重要性, 接着又阐述了他的观点. 听完后, 我还是认同的. 结束时, 我又去感谢王老师. 我还幸福的和王老师合了影. 整个全场, 只有我一人和王老师互动. 他的讲话也针对的我的疑问又作了阐述. 我很高兴, 我又学到了许多. 我还要好好改进! 2013-09-15 19:14:18
日记8:
不到六点起来,本准备出去跑步,可是看到于大鹏老师也醒了,我试探了一下问是否出去。接着蒋老师也醒了,说也要出去。于老师也立马说出去。其实,我看了他们都是皮鞋,说跑步肯定不合时宜。我就说,出去转转,散散步,不高兴走就回来。三个人都高高兴兴地出去了。大家边走边聊,一直走到江南大学里。于老师说,跑到东大门出来吧。于是我们逛了一圈就回来了。路上我们互问情况,我听了不少闻所未闻的事情,才知道外面的应试教育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甚至极致。我还在坚持我的观点。到了7点多一些我们回到了宾馆吃早饭。虽然没有跑步,但是我真的非常快乐!这可是我们三个人第一次集体活动啊!是不是该赞我一个?
日记9:
昨晚听说,一个老师让学生自己讲逍遥游。我吃了一惊,同时也刺痛了我的神经。我想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离家几天这个课怎么办?一般都是调课的。我该怎么办?出来时有些匆忙,虽然有安排,但是没有完全说清楚。今日是星期一了。必须说清楚了。于是我和班主任联系了一下,得知课都基本上调好了。我就和班主任卢老师说,如果有些课还没有安排,就让学生自己自习好了,我都布置任务了。在群里和学生说了。之后,我就和科代表周文君通了电话,大体上说了一遍。我说详细的文字稿见群里。不知道小丫头能否承受这样的重压,又不知班上的猴头能否听从科代表的安排?
日记10:
上午上课的是来自宜兴的杨志芳老师,连续教高三26年。他讲座的题目是江苏高考命题研究。我发现教师们对这个最兴趣。很多人用手机、照相机拍杨老师的ppt, 那个场景蛮壮观的。杨老师的研究确实到了精细化的程度,达到了极致。我很佩服,也更加坐卧不安。我深深地明白,教师的基本功,主要还在教学内容上。这个精细化的功夫,我还要好好努力!开讲前,主持的王聚元老师对昨天的课,学员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其中,大概还说到了我,说昨天有学员,敢于提问,发表不同的看法,这种勇气他很赞赏。其实,我知道,与过去相比,我这一次的提问还是很有质量的,毕竟我是带着问题,有了研究,有了困惑而问的。不过,我更清楚,我差什么,我缺什么,我要该怎么做。我更加清醒,更加谦虚谨慎了!我明白了我的无知到底在哪里了! 2013-09-16 13:47:46
日记11:
惹下大祸了!上午xx 老师带来了3本资料,随意发给三个学员,我们都红了眼。遇到xx 老师,他有幸得到一本。我看后,就说去复印一本吧,大概几十块钱。于是有14个人留下名字了,也要复印。我登记他们的名字、手机号。吃中饭时,我着急,没有排队打菜,就要了一份套餐吃起来,赶紧时间去复印啊。先打电话给班主任,知道在图书馆里有复印的地方,一页纸1毛钱。我赶紧过去。跑到江南大学,一路问,找到图书馆,要求复印十四本。9.5元一本。等到全部复印好,已经将近2点了,下午的课已经开始了。不过我又迷路了,找不到上课的教室了。问了不少学生,不少学生也不认识,最后一个认识,还亲自开电瓶车送我到人文楼下。进去时课已经开始上了。5点钟下课,我发书,按照登记名字的发。结果不少没有登记的人也要。没办法,发完后,我又登记了,这次有16个人,我收了钱,一人十块。只好又去复印了。虽然不情愿,但是没办法,真有被“l##j”的感觉。我说如果有第三次,真的不高兴了。哎,可惜没有美女相伴,又是孤零零的,虽然有两个爷儿们一起来,我视若无物。只好进行到底了!
日记12:
9月15日,第二次为学生投稿,不过应该希望不大,完全有全军覆没的可能。第一次就重在参与吧;9月16日, 平常的一天, 不过, 我人在xx, 可是在家里的课代表布置了作业, 收交了日记本, 课代表还批改了. 这是我日记教学史上的第一次. 默写的作业也布置了, 正准备在放假前, 课代表在课堂上检测. 语文老师不在家, 课代表就是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工作中有可替代的, 学生可以做的, 必须让给学生. 课代表能撑得住吗? 第三, 理智告诉我:培训会议期间的听课笔记如果无法变成电子稿, 最后一定会成为废纸. 可是现在就要变成, 时间又来不及. 只能这样:在培训期间, 把应交的作业交了, 自己的发挥反思\特长, 也必须一同展示, 这是我对自己的高要求. 同时, 在这里, 完成几个教育局的文件, 千万不能耽误. 至于听课笔记的电子稿, 回去后弄吧. 就这样! 2013-09-17 06:19:09
日记13:
上午到xx 一中听课。两节课和一个讲座。详细文章见专文。几个花絮或灵感说一下:1为了买听课的笔记本,我在开课前特地到学校外面买一个好本子。说实话,我的听课笔记本必须
是最好的,我不喜欢用普通的本子;2听课的时候,竟然和旁边的一位女教师谈得投机。这位老师就是xx 一中的。两个上课的老师看起来很年轻很漂亮,居然年龄和我相似,我太老了;3学生上课很多人就是一本书,一支笔,其他没有任何东西,学生的作业纸上竟然没有批改,这些在我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从上课看,我觉得,这样的课我也可能上的起来。由此,我初步破除了对名校的迷信;4学生的回答和反应真是太好了。我觉得,农村的孩子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敢说不想说。所以,鼓励农村孩子加强语言表达习惯这个做法是对的;5听了人家学校的讲座,课题讲座,我认为,城南的微型课题还是可以开展的。
日记14:
中午和刘兄一起在万达吃韩国烤肉。非常感动!刘兄在转校后电话我,我高兴得就像自己似的。今日到一中听课,刚到一中,在楼梯口,兄弟竟然在楼梯口等我。我们拥抱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听完课后,我们一起吃饭,说不完的话,全是掏心窝子的话。这样的话或许一辈子只能对一个人说。人世间,不会有几个朋友的。感谢苏大读研!之后,我和小杰一起游玩,惠山古镇,匆匆一圈,又到南禅寺,买书。小杰开着车带我在街上转,之后到他家里去了。我是第一次,好开心啊!吃完晚饭,我坐95路车回来。谁知到的是江大的北大门,而到南大门,要有20多分钟的路程。我果断地跑了!我难道是走路控吗?半个小时下来,全身湿透,我开心极了。而本来,坐校车,1块钱就够了!
日记15:
培训日记
初二
日记
6052字
606人浏览
何绍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