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指导教案
写 作 指 导 课
——抓住人物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王素珍
教学目标:1、通过姜孟之的《一双手》的分析,让学生懂得文本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载体,是写作
的一个有效源头,要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
2、扣住一双手进行人物品格的赏析,指导学生借鉴文章的主体特征并将其放大,多角
度地去描绘人物外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1、文本是经典之作,学生要学会阅读、解读文本,提高写作上课内外迁移的能力;
2、指导学生借鉴文章的主体特征并将其放大,多角度地去描绘人物外貌,展现人物的
精神面貌。
课时安排:一课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说说自己的手。(引入课题——姜孟之笔下的一双手)
二、欣赏一双手
(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双手》,思考:
1、题目所指的是谁的手?(指名回答)
2、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用词语回答)这样的手有什么价值?(用原句回答)
学生按句式真空:
学生找出张迎善的一双手的价值:创造绿色宝库的手。(板书)
3、作者如何描写这双手?
指名读开头部分。讲述:课文开头用对比手法,衬托出张迎善有一双“奇”手。因为他的手创造了
绿色宝库。(板书:一双手“奇”)
学生找文中具体描写手的句子并用幻灯展示出来。
1、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皮肤呈木色,纹络又粗又细,一道道黑土色;
3、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4、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
5、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指名讨论:第1句——比喻手法,从整体上写手粗糙的特点;第2句描写手背,第3--5句依次描写手心、手指。 学生小结:这几句作者采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去写手。
教师讲述:这是作者亲眼见到的一双手,是他从视觉中观察到的,描写得很有层次感。
6、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7、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2 学生思考:第6句中一个“裹”字写出了这双手很大,而且有力量。这一特点是作者在握手时感觉到的。第7句从“搓了几个来回”、“火燎燎地痛”这两个短语中可以看到,作者将自己的手和张迎善的手相搓,在搓手时感到张迎善手既粗糙又坚硬耐磨。
教师小结:作者通过握手和搓手去感觉张迎善的手的特点,这是从触觉中感知到的。可见,作者描写手的方法很灵活。
8、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提名回答:通过量手,用数字表现手之大——“天下第一号大手”
教师总结:这是一双普通劳动者的手,粗糙、坚硬耐磨、大而有力、手指粗大肥圆...... (过渡:作者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描写了这一双手的外形,接下来我们深层次地挖掘这双手的内质,作者通过这一双手,想要塑造一个怎样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展示文中具体描写手的句子: 9、栽树是手活,......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
10
11、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学生根据划线词语进行思考。
第9句中用拟人手法,看到这双手对苗苗的呵护至极,体贴入微,从中看出他的无私奉献。第10句通过对比,衬托这双手的耐磨,为了造林事业,勤劳辛苦,把手都磨坏了。第11句由手展开联想,让人看到这一双大手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绿色价值,让人钦佩。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一双手,塑造了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这一形象令我们印象深刻,令人难忘。(从这一形象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归纳主题
学生思考。展示写作主旨:作者通过描写一双手,塑造了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他的热爱、敬仰和赞颂的思想感情。
板书 劳动者:不畏艰辛 乐于奉献
感情:热爱 敬仰 赞颂
(过渡:作者描写张迎善的一双手,由整体而部分,由外形而内质,由所见所闻而所想,精雕细刻,独具慧眼地把握角度,选取材料,塑造了一个劳动者虽朴实但又感人的形象,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双手反映了人物高尚的品格。下面请用你们的慧眼写写身边你熟悉的手。)
三、仿写一双手。
1、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
2、共同讨论。
教师小结:这两则材料均来自于学过的课文,都描写了人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但这纯粹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而是在描绘时,倾注了深沉的情感,反映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精神世界。因此,要利用好我们的文本,它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3、学生动笔并交流(教师善于表扬)
4、共赏描写爷爷外貌的片段,学生七嘴八舌。
3 我的爷爷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长年累月地干活,左手的大拇指已经弯曲变形了。宽阔的手上,粗糙的表皮如同额上的皱纹一样,无情的刻画着岁月的沧桑。
四、写作训练:
教案一双手写作指导课
初一
其它
2877字
1099人浏览
山东白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