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物人人有责
(一)放眼看世界:
引导学生在学校、社区搜集公物被破坏的现象,做好图片和资料的搜集。
(二)讨论宣传策略
1. 分小组讨论,如何以“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为主题,在社区或学校宣传。讨论落实人员的分工、职责、宣传形式等。
2. 学校宣传组:制作宣传图片在全校展出,撰写“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演讲稿,在全校演讲,向每位学生散发宣传单、制作警示牌等。
3. 社区宣传组:为公物“换脸”(把被污染和破坏的公物修复完好)以警示世人爱护公物,向社区居民宣传爱护公物的好处,制作宣传卡、警示牌、责任格言等。
(三)学生分组进行宣传实践并填上实践活动记录表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宣传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方式
参与人员
活动记录和体会
(四)课堂交流
1.各组汇报宣传体验的情况和遇到问题,以及实践体验后的反思。
2.在这次“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实践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这么多公共设施遭到损坏,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当你看见有人破坏公物时,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你觉得自己尽到责任了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还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在家里有哪些责任?在学校有哪些责任?在社区又有哪些责任?
3. 现实生活中,自己哪些方面还没做好?今后决定该怎样做?
4. 全班讨论并制定爱护公物公约。
(五)拓展实践
1. 从我做起。在班上成立一个自愿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对身边遭到破坏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进行维护。填写好维护活动记录。让活动取得长效性。
2. 写一篇谈“责任”的文章。择优张贴在宣传栏里。
(六)资料收集
什么是责任?
责任就是应尽的义务和分内应做的事。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比如说,为人父母,责任就是养育和教育下一代。 为人子女就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作为国人就该报效人民,尽忠国家。 当然还有作为爱人、作为朋友等等,有不同的义务。关键就是认识到你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到这点的话就无从
谈起责任了。
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对自己义务的知觉,以及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态度或意愿。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言行和人生道路承担责任的态度,又包括对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既包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责任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品质之一,可以派生出诸如敢担当、自律、守信用、忠实于信念和感情等许多健康人格特质。对自己份内的事情非常清楚,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当代社会,孩子缺乏责任感是很普遍的,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们的代理控制和过分保护,前者让孩子习惯于让父母替自己做决定,没有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后者让孩子缺乏锻炼丧失了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虽然父母在孩子责任感缺失中负有首要的责任,但是父母们却认识不到,最后还要抱怨孩子没有责任感。培养责任感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从家庭中为自己负责和关心他人开始,到集体荣誉感和社会公德,都是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的品质。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 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
让烦恼走开
(一)走进烦恼屋
1.教师用导语“人不是神仙,在这个世界上,再健康的人,再乐观的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种种烦恼,有些人被烦恼压垮,有些人却能摆脱烦恼,轻松愉快地生活、学习着,同学们,让我们打开„烦恼屋‟。”引导学生想想自己的烦心事。
2.教师将学生引入活动情境中,这时可以提问,如:同学们,你们最近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没有?可不可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来处理的?效果如何呢?
3 这时候,学生可以开始举手回答问题
我的烦恼是
我是这样处理的
4.学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师这时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解决烦恼的案例,
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进行自我对比,以帮助学生深入认知和讨论。
(二)心理诊疗室
1 教师可将上一环节中学生所涉及的诸多烦恼,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
A 学习方面
B 与父母关系
C 与同学、老师关系
D 其他方面
2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小组成员存在的烦恼属于哪个方面,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 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让同学们个个都尝试做一名“小小心理咨询师”。 (☆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把生活当中存在的烦恼勇敢说出来,让小组成员为其出谋划策,互相帮助。)
(三)快乐金钥匙
1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赶走烦恼一些好的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准备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2 小组选出代表1至2人进行全班交流。交流内容主要是该怎么去面对烦恼、赶走烦恼,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方法会很多:比如找人倾诉,寻求他人的帮助;坚定信念,尝试其他方法;自我调节,让自己心情愉悦等等;)
交流完成后完成下表:
你的烦恼
处理办法
同学的建议
老师的建议
(☆在学生的探究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烦恼,不要逃避困难,学会自我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走烦恼忧愁。)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
三年级
记叙文
3317字
490人浏览
shuxian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