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励下属
学 生:
(学院,学号)
摘 要:本文为管理学原理课程论文,主要就激励的原理来对激励下属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激励、下属、绩效评估、管理学原理
怎样激励下属,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一个领导者不懂得激励他的下属,那么整个团队的运行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本文是作者根据激励的原理对激励下属的方法进行的探索。
一、激励与激励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得到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便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再发生对新需要的追求行为的结果也可能是遭受挫折,追求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消极的或积极的行为。
未满足的需要对人的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值则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满足的可能性。显然,能够满足某一需要的行动对特定个人的激励力是该行动可能带来结果的效价与该结果实现可能性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激励是领导工作的重要方面。“士气”是高昂还是低落, 对于组织工作成效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使参加组织活动的人都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旺盛的工作热情, 才有可能使组织工作获得成功。
所谓激励, 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 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 奉献给组织, 从而确保组织达成既定的目标。由此可见, 无论从帮助个人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实现组织目标的角度来看, 激励都是领导人员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激励下属即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是每一个领导者都不能忽视的大问题。领导者的职能不在于“做事”,而在于“成事”。而要“成事”,不管精力多好,能力多强,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事必躬亲,而必须分工授权给下属。下属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领导者“成事”的效果,因而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不能不把调动下属积极性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需要理论与激励理论
1. 需要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需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确定自己行为的目标。人都是为达到一定目标而行动的。这种从一定的需要出发,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行动,进而得到需要的满足,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引发新的目标行为,便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人的行为过程。需要既是这个过程的起点,也是这个过程的终点,是人的行为的基础。
下面简单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一个基本论点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它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才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激励作用。另一个基本论点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马斯洛认为,在特定的时刻,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只有排在前面的那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而且只有当前面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出其激励作用。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任何动物都有生理的需要,但不同的动物,其需要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就
人类而言,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以后,生理需要就不再是推动人们工作的最强烈力量,取而代之的是安全的需要。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地进行的,因此,人们常希望在一种被接受或属于的情况下工作,社交的需要比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来得细致。需要的程度也因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异。尊重的需要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自尊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有一股自豪感,受别人尊重,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人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自我实现的需要几乎在任何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人类的需要多种多样,支配人们行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需要的层次由其迫切性来决定。人虽然有多种需要,但这些需要并不是在同时以同样的程度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学要的潜在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只有那些表现最强烈、感觉最迫切的需要引发人们的动机,影响人们的行为。需要的迫切性和层次结构是可以改变的。只有在认识到了需要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领导者才能根据不同属一下的不同需要进行有效的激励
2. 激励理论
研究完了人的需要理论,下面让我们来进入到正题:激励理论。激励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而且还受到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和受到奖励的概率的影响;个人实际能达到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其努力的程度,还受到个人能力的大小以及对任务了解和理解程度深浅的影响;个人所应得到的奖励应当以其实际达到的工作绩效为价值标准,尽量剔除主观评估因素;个人对于所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受激励者对所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个人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
激励和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要使激励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考虑到奖励内容、奖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设置、公平考核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因素,并注意个人满意程度在努力中的反馈。
二、激励下属的有效方法
(一)一个小测试
1. 测试题目
问题一 你正计划将你的部门重组,这是新营运策略的一部分,你会:
A. 将企业的需求列为优先吗?
B. 将职员的需求列为优先吗?
C. 试图在两者中达成平衡吗?
问题二 在决定一项新策略时,你会让干部参与到怎样程度? 你会:
A. 让他们的参与保护最少——将决策视为你个人的责任?
B. 让他们全程参与并由大家做出一致决定?
C. 与他们个别讨论而由你作最后的决定?
问题三 如果策略已经通过,并且正在执行中,你会:
A. 继续参与发号施令、检查进度及其他的修正工作等?
B. 特别注意维持员工的士气并处理任何引起他们注意的问题?
C. 让他们继续执行,相信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问题四 你的部门被分派到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包括与很多工作小组和管理阶层进行联系。在考虑哪个干部应该承担特别任务时,你会:
A. 完全取决于你对每个人技巧与能力的评定吗?
B. 与干部们讨论此问题,使大家达成一致同意的任务分派的共识吗?
C. 权衡该工作计划的需要,针对它所能提供给人员的发展机会,在指派任务时尽可能选择能扩展他们工作经验的人?
问题五 当你要选派一位组员中的高阶层管理职位时,你会特别重视:
A. 他是否具有知识与能力去做当前的事务?
B. 他个人是否满意这个职务?
C. 他未来的发展潜力如何?
问题六 在评估工作人员的绩效时,底下哪一项是你觉得最重要的:
A. 完成的结果?
B. 与各种不同形态的人相处的能力?
C. 与相关人员共同合作而获得的成果?
问题七 假使你的一个下属犯了一项严重的错误,并造成你极端的困窘,你会:
A. 惩戒相关人员,并言明再犯的后果会如何?
B. 尽可能温和地与之讨论,以免伤害其自信与士气?
C. 有系统地分析错误并研究出一套避免再犯的计划?
问题八 你很不喜欢一个新来的同事,但你却必须与他一同工作,你会:
A. 直接或间接地向他表明你的感觉?
毕业感言
初一
散文
6415字
5876人浏览
kuanglibin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