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巴国拓疆
第一章鳖灵霸蜀
场景:巴国都城枳(现涪陵),宏大的王宫里,正歌声缭绕。正面殿台上是一巨兽石屏,侧面是几排悬吊的青铜大编钟。殿堂下面聚集着巴王群臣和酋长似的部落头领,他们正频频举杯欢庆巴国盛世。殿堂中央许多少女翩翩起舞。整个大殿充满了清脆的编钟音乐,如玉佩碰击,极为美妙。
一、巴人音乐套曲
(交响诗音乐语意)
第一乐章:满天星空,浩月明亮,高山峡谷中,几团篝火熊熊燃烧,一群身穿兽皮的巴人围在一起吹起骨笛,竹箫,其音悠然,表现空旷的峡谷,宁静和祥和的氛围。那清雅之音随风飘逸余音,缭绕在群山之巅,川梭在峡谷中。不时有巴人哼唱出歌谣出来,同时又有兽皮擂响,伴随着鼓点,巴人们跳起欢快的舞蹈来,气氛变得雄壮,热烈而欢快。
第二乐章:清晨,布谷啼鸣,百鸟朝凤,旭日东升,朝霞的光辉,一缕缕地投向大地,层林尽染。高峡云雾婆娑起舞,森林,山峦时隐时现。江边群鸟穿云翱翔,并发出求偶般的啼叫。峡谷中苍鹰盘旋。春之时的三峡,万物葱郁,山花灿烂。花丛中,蝶飞蜂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三乐章:大江上洪水陡涨,江面宽阔,浩浩荡荡。大水激流急奔出一个又一个的大旋窝。江岸壁石上,高山耸立,悬崖叠嶂,奇峰犹如高悬头上的利剑,刺破云天。峡谷江水像脱缰绳的野马,咆哮着一路狂飙。这时,由远传出那悲怆的船工号子声,呈现出他们在同激流作殊死搏斗的情景。船工耳边传出高峡的猿啸声和刺耳的风声。
第四乐章:巴王宫殿里,钟磬如玉饰轻碰,发出清脆阅耳的音韵声,仿佛凤飞凰舞,余音绕梁。突然,号角震荡,夔鼓齐擂,山摇地动。接着是滚滚的车马人喧,兵戈锵锵的碰击声。一会儿,一群涂抹得精怪的巴人,装着兽皮和毛茸茸衣裙,露出狰狞面容,并唱出雄壮的歌声来。那巴人怪异的歌声随着鼓点,露出一种威风凛然的杀气来。
二、巴王宣事歌
独唱
风萧瑟,江磅礴,
壮士盔甲出征唱战歌。
祭祖先廪君开基业,
成就巴人族落,
追巴国英烈,往事诸多。 巴曼子以头颅谢楚, 败邓国,巴国轶事传播。 攻津伐楚,出汉水入江。 三国联军齐努力,灭庸国。 扫荡鱼邑,此时,楚主夏盟, 秦膻西土,巴国分远于涪建都。 此时,我巴人东至鱼复,西至棘道。 我于此想再塑辉煌。 拓展巴水,上达濮水和宕渠及澎。 东接汉水,西占蜀,南极黔北。 众上卿官僚,有何高见? 请战歌 将军独唱 圣王英见,巴人应拓疆蜀国。 我巴人前有楚国当道, 后有秦俑虎视,我愿效巴曼子以头保国, 率巴勇出征灭蜀。 溯巴水小三峡而上日垫江, 此为三江汇源成巴水, 一日宕渠,此为板盾蛮族裔,
板盾蛮居山而不习水,民智未开,生性粗野,
以竹篙为器,擅长竹剑投掷。
二日濮江,濮为远遁之族人,与我巴人素来联姻。
几百年前,受殷商迁都,后又受楚所迫,
西迁于濮水,族落密布,人口众多。
现有数百濮部,民智先开,与蜀人通往,富裕充好。
三日潜水,其上源为蜀国中心都邑。
若巴王发兵,本帅愿为前锋,荡平蜀国。
场景:巴都城涪临江边,巴旗迎风招展,数百条战船排开,巴王亲临江边为将士送行。
巴将士出征歌
巴王与将帅对唱,重唱
巴王:此去巴江,路迢迢,将军重任一肩挑。
将帅:不负巴王好期望,誓将蜀土归巴王。
巴王:将军带兵逆水上,父老重托记心上。
将帅:巴国拓疆责任重,征蜀联濮挽板盾。
巴王:此去立巴国后方,实为抗楚立大本营。
将军:江上挥手别巴王,起船―――――
古巴渝悲歌(大型歌剧五)
初一
散文
4507字
107人浏览
思念梅花天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