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书信作文教学
执教:胡晓琴
教学目的:
1、学会写信,在交流中使别人了解自己。
2、热爱书信这种信息交换方式。
3、提高使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2、难点:书信中书面语言表达的精确度、明确性及简洁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筹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了一本我们的班级共读书,是——?请同学来说说这本书的
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 指名回答,板书:书信或信
二、 读佳作
1.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本书里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边读边说这属于书信的什么
部分,格式要求是什么?
2. 指名上台投影读,说格式。
3. 复习明确书信的格式。
4. 读给胡老师写的信,再次复习书信格式。
三、 信的作用:用书信解决问题
1. 师:那么信除了给作家、给老师,还可以给谁写?
用书信的方式与编辑部的叔叔阿姨联系,投稿;
如果自己新买的玩具坏了,可以写信向厂家求助;
妈妈过生日,可以给电台写信点歌„„
2. 师:书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师生共同探讨信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书信在人们交际中的地位。
3. 小结:书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四、 动笔写一封信:你最想对谁说说心里话呢?
要明确:你准备给谁写信?信的内容要写什么?
1. 指名说说。
2. 写信的注意事项: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写信时,态度要真诚。
3. 动笔写。
师:让我们把对妈妈、老师、同学、或想和其他人说的心里话写下来给他们看。
五、 小结收获,强调常写: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书信的写法,今后要多写,熟能生巧,次数写多了,格式自然也就能精确控制了。总之一句话,只有经常写信,才既增进和亲人的情绪、朋友的友谊,又能提高咱们的写作程度,利益很多。
信的规范格式
一、称呼:顶格,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尊敬的等。
称呼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1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
2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3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说明几条细则:
●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
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 2给平辈的信。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
“同志”,如“小明”、“老张”、“三毛”等。
● 3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 “大海老
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一平老师”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 4给单位的信。可直接写单位名称。如 “XX 学校”、“XX 公司”。致单位领导人的信,
可直接在单位名称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等。
● 上述几种场合,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
修饰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二、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好吗?”等。表示礼貌的关心和问候。
空两格,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三、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每段第一行空两格。
书信作文教学
初三
记叙文
1837字
622人浏览
lyf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