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周金兰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子,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话训练:这七颗星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4)写一写小姑娘的爱心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干旱天气的危险,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通过研读重点句子,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2)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凭借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2、教学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 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当我们仰望星空,会发现在正北方有七颗排着斗行的星星,它闪闪发光,照着大地,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七星,那么这七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俄国
文学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去认识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姑娘。
齐读课题19. 《七颗钻石》。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视频,初步感悟
师: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好不好?请同学们坐好,仔细看,认真看这个故事。想一想,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播放课文动画《七颗钻石》
师:看到同学们看的这么津津有味,老师真不想打断大家,谁来说一说看了这个故事你的感想是什么?
指生说感想。
2. 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
这个故事这么的动听,你想不想也来读读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品读感悟,
(一)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1.师:谁愿意把第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生读第一段。(指出读的错误的地方)
师:这段话的确很难读,有好几个生字词语。我们把生字、词语读好了,这段话就能读好了。领读 大旱灾、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指生读,齐读。
师:现在我们把他们再送回句子当中。指生读。
师:孩子们,请用心去努力感受当时的场景,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或词语来概括,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个字或词语?
生:悲惨、灾难、天哪„„
师:是呀!这么多的感受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呢?
生:大旱灾、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师:我们先来写一些这个字:“渴”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
渴是三点水,左窄右宽,右边上面是个日,下面撇横折钩,这个人呀,渴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了。你有过这样渴感受吗?有没有口渴过?
生说自己的体会。
师:你口渴了能一下子喝到水,当时故事中的人们能喝到水吗?那渴得时候就像喉咙里面冒烟一样,这就叫做“焦渴”。三天不喝水,人就会“焦渴而死”,只有一个人,一只动物、一株植物焦渴而死吗?
生:不是
师:不是,是许多人,许多动物,许多植物焦渴而死!你还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师: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干旱的场景。出示图片。理解干涸。 师: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什么?生:干涸。
师:河流没了水,就说干涸,只有一条河流一口水井干涸了吗? 生:不是,是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师:还有哪里让你有了如此感受?
生: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木丛林去看一看吧!
出示图片,再也看不见-----,再也看不见---------
师:对呀,草木丛林都干干枯了。丛林说干枯,河流说干涸。 师:这种感受,能不能通过读表达出来?
指生读句子。出示句子: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齐读。
师:有点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在指名读。
师:谢谢你带我们走进了当时大旱灾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很久很久以前,预备,起---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旱灾中的一个人,一只动物,一株植物,你的脑海中最需要的是什么?生1:,生2:水,齐说:水
(二)体会水的珍贵
师:孩子们,我们期待的水现了,请自由的朗读2-4自然段去找一找哪些句子说水出现了?边读边划出来。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自由的朗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哪些句子写水出现了?看看谁最会学习?
生说自己的发现。
生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五年级
其它
4656字
300人浏览
阳光的hui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