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高考语文二模下水例文
【题目展示】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1. 善哉,“既得式后悔”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小王弄潮“题海”终进名校,却发现了自己的“苍白”,因而“后悔”。与那些虚掷光阴、最终两手空空而“后悔不迭”的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小王是因“所得”而后悔“所失”。小王的这种后悔,不妨称之为“既得式后悔”,这种后悔,没有“得了便宜卖乖”式的“矫情”,而有自我省察、自我反省的深刻。所以说,善哉,“既得式后悔”!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可见“省察”对于人生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生于混沌、死于茫然的人生而言。但是,有些人的省察也仅仅是从得中见得,失中见失。而小王的这种“既得式后悔”则不同,它有着得后见失的深刻。拼搏三年,遨游题海,入读名校,对于众多高三学子,这都是梦想成真、值得欣欣然很长一段时间的大好事。但是,小王没有这样,他“得后”而“思失”,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看到自身的“苍白”,感受到生活应有的丰富与饱满。可以推想,此后的小王,决不会把自己的大学生活过成“高四”“高五”,他一定会从“后悔”中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这都是“既得式后悔”可能带来的变化。
但是,现实中却鲜见这种“既得式后悔”的存在,正如在改革面前,“既得利益者”是难以撼动的一群。这里主要是“既得”二字有让人受到蒙蔽的力量。“既得”,看似是一个结果,实则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资本。“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因为成的艰辛,所以,更容易给人带来满足感,也更容易让人失去省察的警惕。因此,人很难“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但是,得与失是相对存在的一对矛盾,如果不能对自己的“所得”有着辩证、清醒的认知,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所得蒙蔽,无视所得背后可能有的所失,结果,很可能最终让自己因这“所得”而产生更大的“所失”。这方面的教训,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可谓不胜枚举。
从这个意义上,更见小王“既得式后悔”的可贵!有了这种“既得式后悔”,他可能就会有所坚持,有所改变,坚持自己弄潮“题海”的专注与执着,改变自己单一的成长方式。我们也需要这种“既得式后悔”的反思,借助所得而进步,反思所失而改变,这样,就会少一些后悔,多一些可能。
李白诗云:“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对于过往的回顾,心存得失之心,可能未来的风景会更美。此所谓:善哉,“既得式后悔”!(924字)
【点评1】文章立意奇警,言简意赅,且又能以“既得式后悔”一语,用“一以贯之”之法打通全篇,做到了神收气敛,不蔓不枝。张载云“充外形外之谓美”,此文之谓也。我以为,美中不足是:此文立意得之于深,也失之过深,于一般读者尤其是高中学生,恐怕较难理解其中哲学之思辩,故难免有阳春白雪之嫌。如果能避免某些术语式、理论式的阐释说理,进而把抽象哲理讲成形象的常识、常理,做到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本文就更加完美了。(刘仕坚)
【点评2】此文的光彩却在于思想,意旨高远,“既得式后悔”的情结于当下功利浮华的社会而言非常可贵,葛老师独具慧眼地挖掘出了小王自我反思的微妙价值。这告诉我们,作文之魂在思想,这个世界上很多表相有它深刻的意义,要教学生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去思辨考量。此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如何写高层次创意的文章,还可以采撷了一颗颗语言的珍珠。(徐莉)
【葛福安】示范意义不大。理解还算准确。生造了个“既得式后悔”,仿“既得利益”。概念法,是议论手法的高端式,从根上一锅端。我们的二模的这个材料作文和苏州一模在立意上有相近之处。苏州那边更容易写成散文或记叙文。不过,学生写的难度大。不好抓。我也在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写法。可是,有些难。苏州的这个题,高一、高二学生可以写一下。做平时作文题,还是挺好的。这次二模的题目的最后一句话:“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是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一些的、或者哲学层面的思考的。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等、人生的单纯与丰富等都可以,但是,“要不要否定自己的过去”,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拓开去写的。
应试作文写作的顶层设计,如果能指向情怀、价值观、哲学层面,这样的文章的境界和层次,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可以引导学生往这方面思考,但是,不要太过艰涩。这一点,我的这篇下水作文没有处理好。其实,“既得式反思”更好。不过,这了贴近材料中的“后悔”一词,就没用“反思”一词,而用“既得式后悔”,也是我常用的“1+1”拟题的方法的应用。
2. 后悔无药 前行有方
枯叶蝶(成都翟晓周)
看着身边不少同学学习拔尖,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对比自己,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大一新生小王心中既对身边人羡慕嫉妒恨,又对自己没有将高中三年在“题海”中度过的部分时间拿来发展兴
趣爱好而懊悔不已。不过,也许在小王后悔时,不少人也许在后悔高中没有全力拼战题海,以致自己没有上到心仪的大学。因此,我想对小王说:
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诚然,对比之下,同是从高中来,小王自感高中生活的单调、枯燥和乏味,除了高考高分,似乎别无收获,而别人却才艺学习多丰收,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现在大学生活的质量和自己的发展,对自己悔不当初也在是人之常情。
不过,正如小刘所说,曾经的付出和努力不该被否定,至少它保证了自己拿到进入名校的门票。试想,如果自己不苦战题海,是否能保证拿到这张门票呢。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段漂亮的舞蹈。
后悔无药,逝去的,已经无法追回。高中时,眼中心中只有分数,有自己为了人生目而做的取舍,也有身边环境影响使然。高考的独木桥,有千军万马想要最先通过。身处其中,如奈何哉?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PK 中,自己被动地处于素质教育的春风雨露之外而跻身应试教育,绝大部分的责任不在小王自己,而在社会。何况在题海中的苦战,也是对自己意志和精神的淬炼!
前行有方。正在到来的,能够也更应该抓住。进入大学,看到身边人才学兼优,生活多姿,这时候该有的不是懊恼和悔恨,而是学习,追赶。已经有了比他人更强大的意志力,那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全面发展,犹未为晚。
目光从小王身上收回,触目弥望的是“小王们”。对他们,我也该充任一回“小刘”。
为应试教育全覆盖的普通高中教育,亚洲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绵阳中学”„„正在夜以继日地塑造着甚至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唯分数”者。
我们呼唤教育制度和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开花结果。但在这变革尚未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时候,身处高中题海中的“小王们”,是“才学兼顾”还是“分数唯我高”,则当深思之。而已经挤过了独木桥进入大学的“小王们”,是继续追寻学问的珠峰,还是丰富自己的人生,也许深思慎取。
不过,无论怎样的情形和选择,都只为,不要为将来后悔埋伏笔;也不为过去寻悔药。重要的是抓住今天想自己选择的方向以最佳的方式和速度前行!是谓:
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3. 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
深圳龙岗区语文教研员 曹清富
小王说,他进入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很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小刘对他说,不必否定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题海”苦熬,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王与刘的对
话,折射出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引起了我对当下中学生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一些思考。
升学是短期任务,是紧急任务。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是短期任务,又是学生急、家长急、学校也急的紧急任务。虽说不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但还是必须抓住抓紧抓好。所以小王在高中阶段,就必须全力以赴了,这很正常,不必过于自责与后悔。
追求多才多艺是长期目标。人生在世谁不想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我国教育目标也是追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当然是对的。这就要求我们既埋头读书,学有所成,考有所中,又想到诗和远方;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长期任务,当然应该常抓不懈,终生追求。小王进大学之前,对此有所忽略,业已后悔,但不要紧,从头学起还来得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可以学一下。学围棋想成超一流高手恐怕就不行了。因为,据统计,如果没有童子功,没有在10岁前下围棋,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成为一流高手。但如果定位于自娱自乐,在任何时候学都是可以的。齐白石原来只是木匠,60岁才学画画,后来又学吟诗作对,都有惊人的表现。所以长期抓好全面发展的长期目标,也是令人长久进步、不断超越、铸就人生辉煌的必然途径。
在这里,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应该比较清楚了。理想的境界是:短期任务瞄准长期目标,长期目标统帅短期任务。小王高中阶段如果这样做了,可能既不影响高考,还会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比如,他既认真学习书本知识,认真备考应考,又适当从事一些文娱体育活动,肯定会使自己学业成绩更好,在全面发展上也多了些进步,少了些后悔,岂不两妙?
这里关键要有人生设计的阶段感、目标观和战略思考。本人在自己的《人生如登山》中写道:人生跟登山最大的不同是,山登了还可再登,而人生只是单行线,不可以往回走。那无比珍贵的生命历程不可以预习,不可以复习,不可以彩排,不可以加演。因此,古人常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浩叹。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多些精彩,少些后悔,那么,让我们琢磨一点人生设计与规划的技巧与智慧吧。
4. 以“鱼”铺路
福建 李家良
小王在高中“题海”中撒网捕起来的鱼——让他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在大学里显得苍白无力,小王和同学聊天时说有些后悔,他为什么后悔呢? 原来,小王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同学“鱼”与“熊掌”兼得,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让他千辛万苦捕起来的这尾“鱼”相形见绌。但这真是小王后悔的原因吗?
在几乎是“一考定终身”的背景下,能高分被国内某著名高校录取的他,是多少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啊!君不见,“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考进清华,与主席称兄道弟”“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之类的标语依然甚嚣尘上吗?高考分数这尾鱼,莘莘学子依然趋之如骛。从这点上来看,他似乎没有后悔的理由。
然而,小王终究是后悔了,还是和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说的,这就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但透过小王的言行,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从表面上看,小王是看到身边部分大学同学太过于出类拔萃而悔不当初;从实质来讲,这是一种优势心理的滑落,一种不被人注目的失落,一种耐不住寂寞的喃语。
当小王在高中里在“题海”里捕起分数的“鱼”时,父母宠着他,老师表扬他,同学们羡慕他,几乎是“万千宠爱于一身”;那时的他,是骄傲的,是万众瞩目的,是光芒四射的,自然而然会滋生一种优越感;当他在分数的高峰俯瞰众生时,“山高人为峰”应该是他真实的心理写照吧。
当他怀揣着这样的心理进入大学时,他突然发现,身边优秀者比比皆是,老师同学几乎不再围绕着他转,这种从天上到人间的感觉让他一时无所适从,这才是他后悔的深刻原因。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波折,难免会有让自己后悔的事;但关键在于,当小王有后悔的机会时,是在后悔中沉沦,还是在后悔中奋进呢?在我看来,小王的后悔,既有对既往之事的省察,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对既往之事的省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未来的路。之于小王们而言,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曾经的付出,而应该欣慰自己捕捉到的这尾鱼;因为这尾“鱼”既是人生曾经追求的目标,亦是人生成长的平台;这个平台,能给人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更何况,为了获得这尾“鱼”所付出的努力与经历更是人生弥足珍贵的财富。
这些财富,虽然不一定能让你获得“熊掌”,但一定能为你铺出一条通向“熊掌”的路。
5. 付出是回忆最舒服的枕头
深圳科学高中 罗佰方
一门心思“刷题”后考上大学的小王遇到了“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于是小王开始后悔自己的高中生活模式,他的好友小刘劝他说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毕竟刷题让自己进入了著名高校。小刘的清醒认知得到了旁观者的认可,我也认为,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付出的过程都是美好的,应该将自己曾经所有的努力都化成诗歌去吟咏,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轻易地否定自己曾经的付出——付出是回忆最舒服的枕头。
对曾经的付出的过程的看法可能会变化。进入大学之后,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天资与高中学习模式不一定相同,自然会出现不少既会玩又会学习
的那种让人羡慕的同学,这一点小王没有意识到也在情理之中。但更要看到,并不是每位同学都是这样。小王的这所大学里像小王这样高中努力刷题、不负青春的高中生可能更多,课余生活过得精彩丰富的同学也是少数。因此,上了大学,小王没有了高考升学压力,完全可以开始自己丰富的大学生活,毕竟高中的刷题经历并没有阻碍小王成为一名“城里人会玩”的大学生,所以小王没有必要如此后悔自己的高中刷题生活。
然而人只有一个生命过程。弗罗斯特在《林中路》中写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高中生活诚然单调,但最后的结果由分数来确定自己的去向,玩与学就像摆在高中生面前的两条路,却不能同时涉足,毕竟精力有限。能以高分考上著名高校的人是少数,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的人是多数,自己的高分当然可以“引以为自豪”,这理所应当。为了梦想拼搏的毅力与勤奋,是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奇志,是最富诗情画意的!相反,假如高中三年过得“多才多艺”,可能就会走上另一条路,真的像《林中路》说的那样: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我们可以欢喜自己的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却不必讶异别人比我们更好的东西。有一些人享受野草蔓蔓的田野,我独爱辛勤耕耘的青春。
2017年深圳高考语文二模下水例文
初一
说明文
19039字
3173人浏览
曾锅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