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议论类材料作文
议论类材料是指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断、议论性语段等。这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应分清材料中观点和论据,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以此内涵为主旨。常用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议论类材料作文。
【典例示法】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和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石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奠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钉是钉,铆是铆,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潇洒时,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社会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3. 【立意参考】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立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一只蚌对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难受极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的情绪答道:“感谢上天也感谢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健全。”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对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全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知道吗?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去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1)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
(2) 确定你的文章的立意:
8. 【思维导引】分析这则材料,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可以立意。
【立意参考】(1)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2)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二)寓言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类材料作文需要准确深入挖掘寓言涵义,并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语确定审题重点,然后把寓言的内涵和生活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时代的层面、心灵的层面联系起来,确定写作重点。回返生活,是拓宽思路和素材范围;回返心灵,则是增添思考深度,加大思考力度。如果寓言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文立意。常用由物及人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
(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2. 【思维导引】本则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鱼以思想和情感,让鱼人格化,需要在把握寓言寓意的基础上立意。
首先:要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角色:
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智慧长者
(两条)小鱼——缺乏认知能力(活跃在的水中,却不知水是何东西,更不要说与水有关的其他内容)的年轻人
其次: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议论类材料作文。
其次,还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
我们可以看见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却茫然不知,懵懂而稚拙。材料的提示语提示我们要把思考的重心放在了提示语与童话的相关点上。
“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水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 寓言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还需要回到生活、回到心灵的层面去思考立意。
【立意参考】
(1)立足生活: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①空气、阳光、水等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的东西,可是我们注重吗,往往人为地污染与破坏! ②和小鱼一样生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爱中却不知有爱,不珍惜爱(如认为父母之爱是该的,于是成了“啃老族”,对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不思感恩回报等)。
③生活中凡人(如“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都是凡人)有伟大,琐事有感动,我们不能忽视。
④我们所忽视的还有许多,如友情、传统、礼仪、道德等。
(2)审视心灵: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深入思考——我们的心理症状和相关思考。
①自大与自私,使得人类天天生活在地球上,却并不关爱地球;生活在亲情、友情、师长之爱中,却不懂是爱;我们贱视平凡,不重传统,有的还丢掉了应有的礼仪、道德等。②成长需要提醒。正如小鱼需要老鱼提醒一样。③我们需要从“无知”走向“有知”,不能像小鱼那样“无知”。④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思考该关注些什么,该忽视些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作文: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
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
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
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
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高考写作文
初一
散文
16597字
162人浏览
米修米修米修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