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中学高二年级优秀作文 编选:王磊山 审核:张莹莹 使用时间:2017年9月26日
第 1 页 共 16 页 “成长需要挫折”优秀作文选编
【例题回放】
请以“成长需要挫折”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运用已学议论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分析】
本次习作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议论文训练,是命题作文形式,审题没有太大难度,要着重阐述挫折对于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本次习作审题不清的情况相对不多,但也有个别学生把文题理解为挫折,通篇只论述挫折,甚至有的学生写成了成长,这些都是要努力避免的。除此以外,以下情况比较典型:
1. 叙述和描写挫折的事例所占比重太多,以叙代议。导致文体不清,论证只流于事例陈述,
缺乏深度。
2. 思路不清,分论点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要么正反对比,要么并列,要么层层深入的递进
关系。
3. 事例与观点之间缺少分析。有的学生作文就是开头一段提出论点,接下来三个事例,最
后一段总结。例证和观点之间缺少必要的分析和过渡,形成事例观点两层皮。
4. 论证形式单一。三段论式结构,形式平面单一,过于呆板。
5. 语言低幼,观点肤浅。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语言张力。
6. 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认真,卷面潦草。
【例文引路】
咀嚼苦难
苦难是人生之树上一颗奇异的果实,不懂得它的人,一尝便知其苦;而懂得它的人则知道,只有细细咀嚼,才能尝到那苦后的甜。 ——题记
有人说,生有苦难,活着即炼狱;有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还有人说,自古英雄多磨难„„而我认为,只有学会咀嚼苦难,才能真正学会品味多彩的人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咀嚼苦难,我们才能活得坦然。你看那泛舟赤壁的苏轼,在明月清风间咀嚼“乌台诗案”的苦难和被朋友出卖的痛苦,然后默默咽下这生活的苦酒。他把苦难的酒酿成放达的歌,寄情山水,逍遥红尘,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也许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对命运说“不”。这个生活在苦难深渊的人,用心咀嚼着耳聋的痛楚,众人的嘲讽,他将苦难的果实连汁吞下,然后用颤抖的手在琴键上弹奏着,终于弹出了令人惊叹的音符。这个咀嚼苦难的人,用心奏出了欢乐的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升华。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亡国之恨,江山断送对君主意味着什么?死亡?至少对勾践不是,这个落魄的君主,在吴王夫差的皮鞭下读懂了苦难的含义。他一面品尝胆汁,一面构建着建国的蓝图。终于,越国灭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勾践也因此名垂千古。
苦难是一颗奇异的果实,我们只有细细咀嚼,才能品味那埋在苦涩背后的甘甜,当我们尝出了苦难的真味,我们也就懂得了人生的真味,那看似泥泞坎坷、布满险滩的人生路,也将变成康庄大道,一马平川!
面对挫折,我们从容不迫;面对挫折,我们挫而不折;面对挫折,我们高唱战歌!
【佳作展示】
马陵中学高二年级优秀作文 编选:王磊山 审核:张莹莹 使用时间:2017年9月26日
第 2 页 共 16 页 成长需要挫折
高二(11)班 王一诺
平静的海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和暖的温室长不出惊艳的寒梅,正如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磨砺不出世纪的佼佼者。古往今来,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息,窥探轮上细小裂缝,我们发现:成长需要挫折。
古有周文王受拘而演《周易》;孔圣人遭厄而著《春秋》;屈原被流放却创《离骚》;左丘明失明而作《国语》;„„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他们脱颖而出,是因为挫折使他们在成长中得到了飞跃,成为史书中浓重的一笔,不得不说,是挫折成就了他们丰硕的人生。
放眼域外,仍有许多伟人用亲身事迹谆谆教导着我们——成长需要挫折。达尔文挡受世人舆论坚持证明错误的神创世说著有《物种起源》;爱迪生游遍世界寻找灯丝,跨越几千次的失败给世界带来光明;霍金用思想与病魔一次次进行心灵的撞击与挣扎,用《时间简史》阐述了几根手机的奇迹;约翰·格登无畏导师辱言,大胆反抗最终获得诺贝尔奖。无论中外,我们都能从伟人们的事迹中总结中的最为普遍的规律——成长需要挫折。
不仅仅是人类在用自身的行动诠释着这一真理,大自然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同样也在一直证明着这一规律:寒梅经过风霜的洗礼才有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傲然;雨后的春笋冲破层层厚土才得以见天日,成为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仙人掌在沙漠中默默经受干旱与酷暑才有“救命树”的美名;幼年的雄狮总在半大时被族群放逐,经一番生死考验而成为领地之王。人类社会,动物世界与植物王国在挫折的需求方面惊人地相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必先经受挫折的打磨,成长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实,信念才能更加坚定,日后方能成大器。挫折增加我们的竞争力与危机感,是人发展的推动力,使我们获得顽强的意志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成长需要挫折的洗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我们的成长历程不会一片苍白,而有挫折留下的浓墨重笔让其更加出彩。
点评:本文思路上由伟人名人写到动物世界,再及植物王国,思路开阔,材料丰富,语言流畅,逻辑性强。不足:分析略显少。赋分58分。(指导老师:王克章)
成长需要挫折
高二(11)班 王郭勇
一朵花,倘若置之于温室之中,整日以雨露、暖阳相待。那么它必然不及经过风雨雷电洗礼后的清爽芬芳。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成长需要挫折。
《三字经》曰:“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即使是再名贵的璞玉,也只有打磨去除表面的杂质,制成特殊的工艺,才能被称为玉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用途及价值。
看来,一块璞玉要成为玉器,那么它必须经历极其繁琐而又艰辛的打磨、雕琢。
我想,如果玉也有人的感受器官,那它可能在被雕琢时昏过去,因为经历挫折并不轻松。
人和玉相似。
玉有杂质,人有劣根性;玉需要打磨雕琢,人需要挫折磨砺。无论是玉的雕琢还是人的成长,它们都需要一个经受挫折,而来提升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
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曾藏居于洞穴之中,卧格翠竹。经历了三天三夜后不仅一无所得,还染上了病。后来,他便着眼于象山心学。最终他克服了挫折,提出了著名思想:“知行合一”,击败了叛军并维护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人和玉不同。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而玉却只是一件器物。
马陵中学高二年级优秀作文 编选:王磊山 审核:张莹莹 使用时间:2017年9月26日
第 3 页 共 16 页 人不仅有思想,还有其独特的主观能动性。如果用石头砸一块玉,玉不能像人一样地逃跑,终究逃不掉粉身碎骨的命运。而人却不一样。
这便启示着我们不仅要面对挫折,还要持着积极的态度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克服挫折。也就是说,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挫折,更是在解决挫折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以及方法。
贝多芬生于平民家庭,8岁就开始展现出他横溢的音乐才华。年轻气盛的他创造了许多传世佳作,像《英雄》、《命运》、《月光》„„就在他人生得意时,双耳失聋却降临在这个天之骄子身上。中年的他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沉寂的生活并没使他沉默和隐退。暮年的他一路披荆斩棘,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第九交响曲》。纵观一生,可谓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君不见“长松横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成长需要挫折。 点评:本文亮点突出:把人与玉放在一起,类比着写,使得说理形象而清晰;语言富有弹性;材料也很丰富。思路上采用层进式,思维衔接自然。不足之处:“陆王心学”例子没说透。另,原作书写潦草,导致互批时分数极低。本次赋分:57分。(指导老师:王克章)
成长需要挫折
高二(13)班 苏圆慧
蝴蝶奋力地突破蝶茧,因而翩翩起舞;老鹰忍痛地拔掉羽毛,因而展翅翱翔,新添了三十年的生命;小树根儿深深扎进土壤,芽儿奋力破土壤,在经历风雨雷电后,因而长为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成长需要挫折,只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才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在学习和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它就如夏季时随风吹来的柳絮,络绎不绝。有些人惶恐躲避,但也未能幸免。有些人欣然接受,奋勇向前。对它避之不及的人,不知道它真实的作用。挫折就如同机遇,锻炼磨历自己的机会。当我们选择面对并勇敢向前,我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启发,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成长。
挫折会激发我们找到奋斗的目标,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努力,追求目标。就像著名作家高尔基,他从小饱受人间的辛苦。他在书店里打工,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敢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受到老板的皮鞭抽打。正是在这困难挫折的情形下,他发现了自己对写作的追求,不断克服追求,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会认清自我,不断追求改进,向目标迈进,得到成长。
挫折会造就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多次的挫折和失败会激发我们无限的动力,是我们坚持目标,永不放弃。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道路上不断失败,他不断实验,越挫越勇,每失败一次就增加他坚持的信念。终于在2300多次的实验之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
成长需要挫折讲评
初一
散文
23173字
1223人浏览
jjk28684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