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新视角与班主任的成长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
金凤雅
2 内容摘要
构建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全新的教育对象观,在国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挑战和积极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任务,也是班主任面临的艰巨挑战。 班主任工作属管理科学,它是一门知识技术含量很高的软科学,包含有许多理念、思想、技术、谋略方法等。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实践、学习。
3 班级管理的新视角与班主任的成长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 谢玲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引领者。是学校各项政治思想工作、德育工作的实施、教学工作、课外活动的开展、班级目标管理的制定者、实践者,是从管人、管事转向班级实践过程的“班头”。因此,班主任必须成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高中班中,班主任工作又体现着多重性的特点:他既是普通的任课教师,又是班级的引领者;他不是学生的家长,有时却胜过家长;他不是学生的同龄人,却常和学生成为朋友;他只是一名教师,却时常要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难事等等。学生的需要就是班主任的工作,有些工作是可以计划的、预想的,还有很多工作是突发的、预见不到的,更有的是从未经历过的。如何将管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如何使管理效率充分体现,如何将管理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如何使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在几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感悟最深的不但是自己的能力、经验、责任,最主要的是自己永远是个求知者,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一、务实是管理
管理的前提是目标和规矩,管理的力度是班主任的治学态度,管理的手段是严明而充满人文的关怀,管理的可信度是班主任的日常言行。平等、民主、公平是学生衡量班主任称职、合格与否的标尺;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否在第一时间站在前面,是学生衡量班主任是否有人性魅力的试金石;在学生遇到挫折时,以诚相待,是学生衡量班主任是否真心关爱学生的心灵尺度。在工作中,既要刚柔并济,也要松紧有度,更要春风化雨。既有一二三的要求,也要留给学生发挥与施展的空间。
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合作伙伴,是完成班级各项任务的主力军,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将通过他们带领学生参与实践,他们是沟通学生与教师的桥梁。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主动工作、大胆工作、需要工作的学生领头人,如何建设一支有责任、有朝
4 气、团结、重实效的班委,是我刚接新班是的工作重点。我很注重工作的务实性和实效性。班委刚成立时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茫然有压力,碍于同学不敢管理。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避虚求实,没有只停留在如何鼓励他们把握机会、锻炼自己,在干中学,在干中摸索的层面上,而是亲自参与班级工作,深入每个班委的工作领域,一起商讨、落实具体工作并及时进行回访,跟踪落实效果;另一方面我又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每一至二周召集一次班委会,进行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谈工作;第二,谈工作方法;第三,谈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第四,谈工作中人的情感。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如今班委已形成较强的自信心、工作能力、自律能力,能够做到主动为班主任分忧,主动找同学谈心,主动汇报工作。每个班委都有自己的工作手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与工作小结,基本做到每次班会,每项活动都有计划、有方案、操作者、时间、责任人。一学期以后,班会基本上由班委和学生主持,独挡一面工作的能力开始逐步展现,此时,我们趁热打铁又进行了班委培训、轮岗、见习班主任工作,并建立班级档案、日志、班主任信箱畅通师生交流渠道等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掘机会给同学们参与锻炼。通过实践,干部队伍成长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可以说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推动了班风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素质的提高。
二、引导是管理
教育过程是一种精神生产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给予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努力实现的过程。在教育中,引导起着桥梁的作用。 在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之后,同学们怀着美好理想,带着父母、家人的殷殷嘱托进入高中学习,追求着新的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成绩的距离拉大了,习惯好的学生,能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自觉地实施,总是精力充沛愉快地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而大多数同学难以适应高中的自主性学习方式,过去被动的学习方法与手段在这里不管用,导致第一学期
5 的学习很被动,成绩不理想。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这周我又没把握住时间,回想一周好像没什么收获„„。是啊,收获是和耕耘成正比的。为此,我分析综合了课任教师、家长、班委、学习好的学生及有困难学生的意见,分别采取了:(1)“一帮一”、“二帮一”互助形式,选定一项攻克的困难科目;(2)有条件的家庭请家教;(3)参加学校的“一中网校”班等形式,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进展,关注学生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我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措施对遇到困难的学生有短暂的帮助,但还不能形成真正的动力源。因为一切教学任务都不能由教师单独完成,而学生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学习程度、态度、意志等都能影响学习的结果。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需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树立需要学习的观念,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实际
每个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我们的教育内容、方法、要求的选择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引导,因为,教育过程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有能力继续学习和提高,为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学习是主动的认识过程的观念,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
1 、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
3 、学习必然包括刻苦和专心;
4 、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5 、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 6 、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项活动; 7 、对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给予很大的关注;
8 、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实际需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合作。
(二)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发展。
6 学习的方式很多,学校学习、社会学习、网络学习、自学、合作学习等;学习的手段也很多,学生不仅要积极动脑,还要动口发表意见,参加争论,还要敢于动手实践、创造。作为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听和写,必须为他们创造各种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去观察、体验、思考、研究,并在实践中成长。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学生认为不爱学习、活动、不敢在众人面前露脸那是因为天生性格的原因;其次,更要让学生明确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今后是难以胜任工作的;第三,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意识,如果生存的功能单一,特别是语言能力低下,缺乏与人交流能力,凡事没有足够的自信心,那么他们在社会的生存质量将受到挑战。
作为班主任,要能看清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跟紧国家新课程发展的步伐,将人性教化、人格完善等教育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有组织、有目的地在班级中展开:主题辩论会《当家长好还是当学生好?》、《理想是否等于空想》、《人性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等;团支部开展的《五个一工程》即:每人看一本好书;熟悉一位英模人物;排除一科学习上的绊脚石;每学期对单科第一名、学习进步最大的同学进行隆重的全班表彰及物质奖励。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的主旋律,我们更是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共青团园地、报刊一角等,还独创一块《聚焦五分钟》专栏,报道班级新闻、好人好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我们的理念是,不仅要让墙壁说话,更要让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我们还对班会的形式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大量渗透国家新课程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班会课上,同学们放开心情,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进行艺术化的学习,在全校率先开了《放飞你的心情》的主题班会,进行表演、模仿、演讲、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开发等活动。别看班级开展的这一系列活动没有太多的惊人之举,可它在目标的指引下,正一天天将同学们引入健康的人性、健全的心智、真善美思想境界的新生活,这不仅是活动的创新,更是理念的升华,它为学生带来了热爱生活的全新感觉与创造的激情。
7 这里的创造性培养,不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是指: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不同于别人的见解;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喜欢小设计,对新事物有好奇心等等方面的培养。
身心健康、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人材就是我们培养的方向。
三、关爱是管理,宽容也是管理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应是立体展开的,将学校、班主任、学生、家庭四方面的工作综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我们要全面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把握学校的工作精神;其次,建立家校沟通网,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其三,反思自己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情绪、性格方面的好恶。其四,解读学生,这是工作的关键。在我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用我的耐心和爱去读它,虽然你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他的心灵彼岸,但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谈心、平常的活动去体会它,你越深入了解就越发现他们的个性差异与需求,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个性象征着生动与激情,从团体纪律来讲,个性就体现出不和谐机会的增多,也可以这么说,是有个性的学生不断对班主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对个性特征突出、弱点反映明显的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帮助才会见效。
在班级对“重点”学生,有关爱是不够的,还需有更多的理解与宽容。学生是不喜欢那类对每个问题总是能“一针见血”戳到要害的老师,那样学生会感到巨大的威慑,感到无地自容,感到没有尊严,他的防备心就加重了,距离也远了。对学生的错误,我从不采用暴风骤雨式的、讽刺挖苦的批评方法,也不采用片面的指责或口号式的说教,这些方法容易使老师激动,失去批评的方向,使目的相反。更多的是从生活中寻找细节作为切入点,关心他的困难,排除他的困惑,关注他的生存质量,及时给予援助引导,通过由生活到工作、由情感到制度、由表象到根源、由个人到集体的认知,让学生经历犯错、无所谓、认识、知愧、改正、反思、得到帮助的修正过程,不仅自己成长了,同时也提升了其
8 他同学的认知力,明白学做人与学本领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我认为既要培养学生“严”的作风,又要培养学生“活”的思维;既要规范学生的行为,又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四、在互动中,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成长
身为实践者的班主任,也与专业理论研究者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认识、理解、知识,在学生中也应表现出自己的人格、思想与创新能力。班风的导向、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人际关系等无不有赖于班主任的素质和水平。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给学生以一定的知识,严管纪律,听话,就是好学生、好人材。更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会教书,就是好老师,学做人是社会的事,是个人的事。我赞成中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古训,但我也更相信“名师出高徒”的现代哲理。毫无疑问,高质量的班主任教师是优胜班风、班集体的前提条件。大家知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除应具备一般职业应具备的条件外,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亦应有其独到的专业特殊性,它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积极、竞业的专业精神与高尚的职业道德;
2 、健康积极的个性与工作的“人文性”;
3、积极的沟通、度量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
5、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6、班级管理、组织的知识与能力;
7、提高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可以说,在新时期、新课程的大环境下,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走进学生的生活互相学习;(2)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3)教师既研究者;(4)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等。班主任工作由于具有长期性、繁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大量的精力分散到细微的工作中,应清楚地看到个人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缺憾,看到必须学习的重要性,看到时代对我们的需要。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借助学校、同事、学生的力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要认识到获取和激励的方法与手段是要学习的,如
9 果激励功能不足,则无法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热情和智慧,只靠少数班委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这些年来,我将班主任工作看成是一个与学生平等互利、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的平台,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努力的动力,并且将班主任工作和教学教研、专业研修互相融合、促进。在工作中有时不免力不从心,也想松一松,可一走进学生中间,那灿烂的笑容、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意气风发的身影,当然,还有那略带惆怅的眼神„„它在随时告诫着我:加把劲,好好努力!我们都需要学习,我们也正在学习。
10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 谢玲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少研
究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并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去解决
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把孤独感、好
静的学生说成是脱离集体,把性格内向说成是不愿暴露
自己思想,把焦虑情绪说成是患得患失,把心理缺陷或
心理疾病而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破坏纪律,等
等。一些因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一概当作思想处理的
作法,自然得不到学生的欢迎。
我校是一所县级市办高级中学,新校复办仅12个年
班主任管理的新视角
初一
记叙文
11734字
144人浏览
lonely_x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