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郑人买履
主备:姜雨丽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2、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师“个备”栏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度其足( ) 遂不得履( ) ( )
吾忘持度( ) 宁信度 ( )
2、文学常识
期 , ________的主要代表人物。
3、自读课文,当堂成诵。
4、写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学习过程】
1、走进作家作品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郑人买履》出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所著,是法家
的重要著作。
2、寓言:是一种文 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 深的道理,以
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 、夸张、拟人等手法。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2、学生自读(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郑人/有欲买履者。 而/置之其坐。 何不/试之以足?
3、学生齐读(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回答别人时”的
执迷不悟的神气,“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三)合作翻译
1、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
句,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给予解答。
重点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四)质疑交流,把握内容
1、构建画面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 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 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2、结合《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说一说你认为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示例:《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 是 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
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 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
3、理解文章寓意:讽刺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五)自主小结(六)学生质疑
【当堂训练】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郑人有欲( )买履( )者,先自度( )其足,而( )置( )之( )其坐( )。至( )之( )市( ),而( )忘操( )之( )。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 )度( )!”反( )归( )取( )之( )。及( )反,市罢( ),遂( )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 )以( )足?”曰:“宁( )信度( ),无( )自( )信也。
郑人买履导学案设计
六年级
记叙文
1421字
62人浏览
想怎地怎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