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生的耳朵和心灵唤醒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评点
[教材分析]
《你一定会听见的》选自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是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同时又是一篇充满人生感悟的哲理散文。作者用活泼风趣、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呼吁我们用心倾听,并用心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学习本课,要达到如下三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唤醒他们的耳朵和心灵,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感受生活。
(2)培养学生勤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3)朗读品析课文,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且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声音世界非常感兴趣。基于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发现者、 思考者、探索者。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我体验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动耳、动眼、动口、动手、动心,全方位感受声音世界,感受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反复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如:视频 “《千手观音》”、“神六”发射、音乐配画《苗岭的早晨》、动画幻灯片:蒲公英梳头、蚂蚁跑步、雪花飘落等)备用。
3、准备80张纸,课前发给学生(先不说明用途)。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入境
师:眼睛,让我们感受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耳朵,让我们聆听世界神奇美妙的声音。试想:失去声音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学生想象无声的世界,并谈自己的感受)
师:你是否发现,生活中好多美妙的声音一下子从你耳边消失了。失去了听觉是多么可怕啊!充满声音的世界又是多么美好啊!今天,桂文亚的哲理小品文《你一定会听见的》将把我们带进奇妙的声音世界。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使情境具有和谐性、趣味性、助学性和刺激性,以发挥情境诱发问题意识的功能。我在此用了“生活体验展示”,让学生感受无声世界,唤起他们对声音世界的热爱,达到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入境的目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分钟,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下面的思考题)
思考:文中提到了许多声音,哪些是你从未听到过又特别感兴趣的声音? 生: (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
师: 这三段你最喜欢哪一段?说一说好在哪里?
(教师制作了三个动画幻灯片:(1)蒲公英梳头、(2)蚂蚁跑步、(3)雪花飘落,根据学生的品读过程随机点击三个课件之一,学生边朗读边品析)
1、品读(齐读、师范读、生个别读)
A. 女生读第一段:蒲公英梳头。
(品析点: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丰富的想象,活泼的语言)
B. 男生读第二段:蚂蚁小跑步。
(品析点:拟人手法;读“噗”、“不好,炸弹来了”时模拟蚂蚁的语气读;调皮、活泼)
C. 教师用缓慢而纯美地语调读第三段:雪花飘落。
(品析点:拟人手法;富有诗意,品味“轻轻的”情味)
2、师归纳问:这三种声音我们平时能听到吗?(听不到)可是作者为什么能听到呢?又能把它们写得如此美呢?
(用心倾听,充分发挥想象描写细致„„)
【此环节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朗读。自主朗读人人动口,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为后面的朗读品析作了铺垫;教师的配乐配画朗读,给了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好及课文优美、活泼的语言风格;男女生个别朗读,凸显学生朗读个性,提高了朗读水平。这样有效地运用了各种朗读的长处。教师对学生的出色朗读应表示赞赏。其次,多媒体的巧妙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随机点击,使用便利。】
三、自主、合作、探究
师:声音无处不在:有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有生活中的歌声乐曲、哭声笑声;有亲人们的安慰鼓励、批评叮嘱„„在这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使你难忘,使你感动,它也许勾起一段往事,也许给了你一点启迪„„
1、请独立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思考题)
思考:①你有生以来最难忘(最感动、最喜欢,甚至是最讨厌)的是什么声音?当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②文中提到“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认为怎样才能称得上善用耳朵?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2、小组合作讨论
前后桌讨论一下。注意倾听别人的观点,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关健处可记录一下。
(师巡回,与学生交流,并关注学生讨论状态和讨论质量)
3、全班探究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 ①倾听时要用心 ②要学会选择和思考 师:怎样选择呢?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倾听该听的,拒绝不该听的,这才是聪明的人。
(全班读第11段中的语句:“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
怎样思考呢?让我们来试着思考一下:妈妈淘米煮饭了,你听到的难道仅仅是这一连串忙碌的声音吗?你就一点儿没听出妈妈的爱吗?
师:(面带微笑)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你做到了善于倾听吗?
【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是全班合作交流的基础,此过程最怕流于形式。所以我给出了明确的话题,也指导了学法,便于落到实处。讨论时给足时间,并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讨论状态和讨论质量。教师参与其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人人都做学习的主人。交流时注意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在生活中最真实的倾听感受,并分享学生的生活体验。】
四、拓展与迁移
师:大自然的天籁之声,生活中的温馨话语,音乐中的美妙乐章给了我们快乐和收获。我们在声音里成长。
1、观看:
师:请大家欣赏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唯一金奖节目(出示课件《千手观音》) 多么美妙的音乐,多么美妙的舞蹈啊!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
生:(《千手观音》)
你们知道表演这个节目的是些什么人吗?(聋人或聋哑人)
她们的听觉是残疾的。你认为她们也“一定能听见吗”(教师重读“一定”)(学生讨论交流)
师归纳:原来,声音并不只是用耳朵才能听,也可以用心去体会。
(学生齐读课文第12段最后一句:“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只要我们用心听、用心想、用心看,就能感受到外部世界的一切。我相信,人们热烈的掌声,她们也“一定会听见的”。
2、倾听:
《你一定会听见的》
初二
散文
6855字
1753人浏览
慕容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