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 )句话。
2、段文写了猫的( )、( )、( )和( )。
3、用“”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
②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
③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 )
(二)
我有一支心爱的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这支铅笔花花绿绿,很美丽。铅笔上画着一支大白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可爱极了。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叶,好像漂着一顶顶帽子。水缓缓地流着,好像在说:“小朋友,你要好好学习呀!”
1、这篇短文共有( )节。
2、第二节有( )句话。
3、用“ ”划出描写铅笔头上大白鹅的句子。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用“√”)
①这支铅笔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
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学习。( )
③这支铅笔很美丽。( )
(三)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 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 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节。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 ),小马的汗在( ),小狗的汗在( ),小花猫和( )的汗都在( )。
3、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 )鼻子 ( )脚掌 ( )舌头 ( )全身
(四)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
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
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
到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本文共( )节。
2、皮球掉到树冻里去了,小马( ),小石( ),小叶( ),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用“ ”划出小文的办法。
(五)
我们院里的王奶奶种了一棵月季,月季花红艳艳的,可漂亮了!
一天,我摘了一朵月季花。王奶奶以为是她的孙女梅梅摘(zhāi) 的,非常生气把梅梅打
了一顿(dùn) 。我听见梅梅的哭声,心里很难过,连忙过去对王奶奶说:“花是我摘的,王奶
奶,对不起!”王奶奶笑着说:“认了错就是好孩子,以后别摘了。”
后来,我常常帮助王奶奶浇花,来弥补(mǐ b ǔ) 自己的过失(shī) 。月季花开得更鲜艳了。
1、短文有( ) 个自然段,在文中用序号标出。
2、月季花为什么开得更鲜艳了?
3、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 ) 的孩子。
(六)
在我国南方有一种名叫小叶红豆的树,晴天时,它的叶子呈(chén ɡ) 绿色。如果将要出
现阴雨天气,这树冠(ɡu àn) 下面的的叶子先变为红色,然后逐渐(zhù ji àn) 向上红到树顶。如
果在阴雨天发现叶片由大红变为浅红,再逐渐恢(huī) 复绿色,这就预(yù) 示着天气将变晴。
因此人们称小叶红豆树为:“变化树”、“气象树”你见过这样的树吗?多有趣呀!
1、这篇短文有( ) 句话,请你用1、2、3在段中标出来。
2、请你用“”画出小叶红豆树叶子颜色变化的句子。
3、小叶红豆树又叫( ) 、( ) 。
(七)
一天早晨,小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还没走到位子上,就听见椅子呜呜(w
ū) 地哭了。桌子赶忙问椅子:“你怎么哭了?”椅子伤心地说:“小明坐在我们身上,摇来摇
去,把我们的腿都要摇折(shé) 了,骨头也要散(sǎn) 架了,我好痛。”听椅子这么一说,桌子
也说:“我比你更可怜(lián), 小明在我的脸了乱写乱画,还用小刀划来划去,弄得我全身都是
伤,他太不爱护我们了。”小明听后脸红了,他向桌椅深深地鞠(jū) 了一躬(ɡōn ɡ), 说:“”
1、照样子写词语
二年级阅读短文练习
初一
记叙文
11248字
2061人浏览
真太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