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一
《支持》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训练点:选材+描写
选材:一类:15--20分(选材新颖,有个性化的内容,可进入自己的素材库,需多挖掘写作角度。)
二类:11--14分(选材一般,缺少新意,也可放入素材库,供实在没有材料可写时使用。)
三类:10分以下(选材不合题意,也无新意,必须重新选材。) 描写:一类:15——20(描写细致,精彩生动)
二类:10——14(或有描写,但不细致;或描写形式较单一,只有语言描写;或描写详略失当,如不突出支持)
三类:10分以下 (没有描写)
1、可以是一时一事的支持,也可以是一段时间的支持。
2、支持方式,可以是物质方面的支持,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支持。可以由物体、景色、言语、行为等方面来体现。
3、支持的内涵:爱、责任(分担)、合作、感恩、动力、鼓舞„„
4、素材类型:
抓住身边的小事,通过叙述和描写,突出小事的意义之大。
优秀素材:
1、石柱支撑整座山的情形给人以力量的震撼感。此类题材还可以写人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
2、恶劣环境下自然景观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给人鼓舞和激励。
3、父母支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想要弹钢琴,父母买钢琴、找老师(物质方面),并且鼓励自己(精神方面)
4、野外拓展,教官递过来的缆绳(物质方面),同学好友的鼓励(精神方面)
5、作为班级干部,同学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与帮助也算支持。老师对于自己工作业务能力的指导和性格方面的培养也是支持。
6、乒乓球打得不好,被人嘲笑,由此激发了不服输的信念,这个信念支持着自己。
7、父母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一句常说的话,始终陪伴自己,见证或帮助了自己的成长。
8、和同伴一起唱歌,观众对我们的支持,同伴对自己的支持。
1、采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不要仅使用人物的语言描写。
2、介绍太多,“每当„„”“每天„„”“总是„„”这类词语的多次使用,必然削弱描写。
1、铺垫过多。
2、“如何支持”部分描写不具体,描写形式单一。
3、有了好的选材,不知道如何使用。
支 持
初三4 管雪萌
那份源自心底的鼓励,那份来自母亲的支持„„
九岁,我跟随父母来到北京,这是一个无比喧闹繁华的城市。我一时无法适应这快节奏的生活和那份从未有过的陌生感,就这样,我带着那份小小的自卑,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的班级。
我被安排到了一个侧面靠前的位置,刚好能轻易看到在门口和老师交谈的母亲,心里还踏实了一些。可是我不敢张望,更不敢回头,只能低头看着课桌,偶尔偷偷瞅瞅母亲。
教室里乱哄哄的,别人都在聊天:有人抱怨作业太多,有人好像说着假期的经历。这时传来两个很小的声音,我却听得真切——“那人是谁?”“新来的吧。”随后的教室稍稍安静了一下,接着又是一阵骚动。我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了,只得死死看着母亲。
看见母亲温柔的微笑和认真聆听表情,我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了下来,刚刚惶恐的心也慢慢踏实些了。
我偷偷瞄着教室的侧墙,整洁的展板上贴着同学们的照片,或怒或笑,或喜或悲。一张张奖状贴出了这个班级的优秀和团结。我心想:在这样的班级生活,应该也不错吧。正当我有点憧憬今后的生活时,再看门口,那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不见了。
我顿时懵了,耳边仿佛嗡嗡巨响,却又像是所有的声音都不复存在。我不知所措地到处张望着,盼着母亲能突然出现在哪个角落。然而母亲真的走了,我仿佛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心中升起一阵要跑出去的冲动,可是又不敢这样做。
老师关上了门,我忐忑要着收回目光。就在要扭头的一瞬间,我再一次看到了那一双温柔的眼睛——妈妈正站在教室侧窗外的走廊上。我庆幸地松了一口气,再看那副眼神:含笑却坚韧。
那是一个熟悉的眼神,我曾无数次的遇到过它。初春的早晨,我跌倒在地,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啼哭着向妈妈求助,母亲安慰我的,是这副眼神;盛夏,我沮丧的拿着数学试卷,红笔写的刺眼的分数闪闪发亮,母亲鼓舞我的,是这
幅眼神;早秋,当灯火通明的城市不再喧闹,我依然奋笔疾书,母亲坐在身边,陪伴我的,是这幅眼神;深冬,当鹅毛大雪与母亲头上隐现的银丝相遇,她单薄的身躯在送子求学的长队中显得格外耀眼,她转过头,望着我的,是这幅眼神„„
浮动的思绪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划桨,我霎时明白,那虽只是一个眼神,却可以撑起万千;虽只是一霎,却抵过永恒;虽无言,却包含千语万句!那是一份源自心底的鼓励,一份来自母亲的,沉甸甸的支持。
我望着那双眼睛,微笑着点点头,原本紧张而缩着的身体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撑起。我抬起头,目光投向黑板„„
选材:20 描写:14 书写:10 字数:975
评语:母亲的眼神陪伴了自己的成长。文章的节奏由一个陌生环境下的种种不适开始,经过几次心情的舒缓和紧张,终于在母亲消失在视线中达到高潮。而随后与母亲熟悉的眼神再次交汇,回想起成长历程中的点滴,给了自己勇气,从而“抬起头”。
选材虽然常见,但写作角度新颖,叙事有波澜起伏,母亲的“支持”部分以回忆的片段加以强调,重点突出,符合题意,让人感到这份支持自然而然,并不突兀。
修改建议:语句衔接还需注意,回忆母亲眼神的部分可以加强描写,在此之前的内容可做适当删减。
支持
初三12 胡沁之
时光荏苒,两年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在这两年里,家长给予了我许多呵护,同学给予了我许多帮助,而老师给予了我许多支持。
初二时,我们班来了一位新语文老师,我也当上了语文课代表。刚刚当上语文课代表的我,几分生疏,几分腼腆。我的任务是带早读。每当我拿着语文书,一丝羞涩地走上讲台,几十双眼睛注视着我,火辣的目光在我脸上让我感到十分炙热。羞怯地说出页码,喊出题目,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
就这样,每当我走上讲台,内向的性格总使我不知所措。所以我总希望全班能完全听从我的安排,在我心中,我的早读应该是完美的。每当同学说说笑笑一团糟,读书时绵绵细小的声音围绕在我的耳边时,我总有一种失职和孤零
零的感觉。站在旁边的老师发现了,却没有说。而是每个早读他都不进班了,让全班同学只与我沟通,只让我去管理。而她站在离班门较远,除我以外任何人都看不见的地方。她渐渐听到了同学洪亮而整齐的读书声,看到了逐渐由内向羞涩转变为外向开朗的我。
在一次与老师讨论下次早读读什么时,老师对我说:“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当你带早读时,若有大部分人服从、跟随着你,说明你尽职了,成功了。我当然不可能一直帮你管纪律,只有靠你自己。但我可以给你精神支柱,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对于自身的改变很大部分来源于老师默默的支持,那么我对这一职务的生疏与熟练便更离不开老师的支持。我初任时,总是班主任帮我组织好纪律,然后我才开始带早读。语文老师便来接管。我站在课桌与讲台之间,语文老师坐在讲台后面。我带完一篇课文,便回头问一句:“老师,这读完了之后呢?”老师就会告诉我之后该读什么。渐渐地,老师早上来告诉我该读什么便不看着了。再之后,前一天的下午告诉我第二天该读什么。后来,对我说下会考试的范围,让我自己安排。最后,我直接去问老师早读的安排。当老师不在学校时我也可以带好早读。对于早读这一工作,虽说不上是巧甚至是快,至少也是熟了。
初三作文 支持
初三
散文
8108字
656人浏览
君君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