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作文参考评分细则
【题目】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惠州美景西湖是在城中,而其他很多城市优美的景点是在城外。
湖在城中,就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市民天天在湖畔生活,或从湖边走过,心中却未必有湖。
景在城外,令市民心里念想,不过市民往往难得前去游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抄袭。
本作文属于材料作文,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后,按要求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分为两个段落,第二段文字陈述西湖在城中,是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市民天天在湖畔生活,或从湖边走过,心中却未必有湖;第三段文字陈述景在城外,市民心里念想,但难得前去游玩。
两段文字形成对比,主要陈述一种社会生活的现象和事实:景在身边,成了常态,不刻意欣赏;景在城外,心中向往,却难以前往。
一、关于题意理解和符合题意
作文题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引申的、抽象的、情感体验的意思。
(一)题意理解指导
1.表层含义(内容)
① 景在身边,心中未必有景
② 景在城外,却常常想念
③ 景在身边成为习惯,景在远处心里想念
2.深层含义(含意)
“景”既是生活常态,也可以是一种比喻。学生可以由“景”联系到人生的感悟。
(二)关于符合题意
1、符合题意:围绕“景(湖)”来谈人生、社会生活、情感体验都算符合题意。其中的“景”可以是客观实在的美景、名胜,也可以是恰当引申、类比、比喻的抽象意义,例如:恩德、幸福感、修养、魅力、名望、理想、规则、价值观、氛围„„
2、基本符合题意:如果只是开头、结尾或文中其它部分提一下“景(湖)”,主体部分与之无关,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在三等给分。
3、偏离题意:从头至尾完全离开“景(湖)”,属于偏离题意。内容在四等或以下给分。
二、关于角度选择
考生可以从第2段文字中选择角度,也可以从第3段文字中选择角度,还可以综合两段文字选择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可参考的角度:
1、景在身边,心中无景
2、景在远处,心中惦念
3、心中有景,才能体会景的美
4、对身边之景容易熟视无睹,因此要珍惜身边之景
5、距离产生美
6、有景的人不懂珍惜,无景的人却向往景
7、向往远处的景,却忽略了身边的景
8、与其念想远处的景,不如好好体会身边的景
9、其他角度
三、关于“文体选择”
作文题目要求文体不限,考生可以选择多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评卷员应根据学生所选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对其作文进行评分。
四、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
上评分外,还可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
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二等或三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低于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
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
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
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只要有一项很突出就可以给高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高分。
五、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无标题扣2分。
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作文评分细则
一年级
散文
1788字
664人浏览
春雨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