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飞出的唐诗宋韵
2009-01-14 09:43:0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内容提要:唐诗宋词对流行音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唐诗宋词与流行音乐都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它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唐诗宋词又成为流行音乐的主题和内容,
重要素材来源,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一种思路,风格,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年年岁岁花相似 似曾相识燕归来 岁岁年年人不同
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学校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让老师们根据自己优势开设了与学科有关的专题二课活动。上大学期间,喜欢听流行歌曲的我学中文时便发觉流
行歌曲中飞出的唐宋遗韵,即唐诗宋词对流行音乐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是我开设了此课。 说到唐诗宋词和流行音乐,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主动地将唐诗宋词和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反观整个诗歌的起源,其实也是与音乐一脉相承的,一个好比高峰上的千年积雪,一个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着太遥远的距离。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
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抹灭的关系。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之处
A, 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流行歌曲和文学作品是相辅相承,异曲同工。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你喜欢或不喜欢,它都正在主动或被动地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是一种文化,它来自于生
活同时也充当着生活的代言。
B, 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C, 唐诗宋词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作为同一种语言文化,那么它的起源也必定与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反观整个诗歌的起源,其实也
是与音乐脱不了干系的。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
1,唐诗宋词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流行歌曲另一方表现的空间,丰富其表现功能,提
升流行歌曲的层次。
流行歌曲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活,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唐诗宋词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就在这个地方。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也是今人的心理写照。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而且含蓄婉转,
动人不止,这恰是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孜孜以求的境界。
A ,采用拿来主义,挑选经典唐诗宋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
邓丽君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就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
的音乐人,共同泡制出许多与原诗同样经典的作品。
<淡淡幽情>个人专辑,收录了宋词李煜的<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 等,由台湾声名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邓的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使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
有名是李煜的<虞美人>和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这些虽然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还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恰是经典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很好的明证。流行歌曲表现为一种通俗文化,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可见,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
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
B ,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用在一些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地表现或烘托出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和胸怀。 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由罗文演唱岳飞的<满江红>。还有黄安在<包青天>主
题曲<新鸳鸯蝴蝶梦>中的" 抽刀段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等等。
2, 唐诗宋词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手段和表现
方式。
A ,借用古典诗词中典故或内容,以其为思路或展开,继而演绎一段现代情感故事。
台湾琼瑶的"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等。在她的作品<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中,那句人人耳熟能唱的"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 实是改自〈诗经〉中的"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与她一贯苦思经营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是相吻合的。
陈小奇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系了。《涛声依旧》中他分别用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白云深处》则分别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喜欢讲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
人情感为主. 。
B 以古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冯小泉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于<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里
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
C,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作为歌名,有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蔡情《庭院深深》等等,与原诗词其实无太大的关联,提示一些关于现代流行歌曲
与古典诗词的密切关系。
3,创作的形式上,唐诗宋词也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了另一种风格。
A ,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主题表达上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
味。
豪情奔放,热情不羁黄霑,<笑傲江湖>主题歌:" 沧海一声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腻了一襟晚照......" 便是其中的上乘之作。<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
不休/淘尽了/世间事/幻作滔滔一片潮流”, 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
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代的词风,邓伟雄多写情事际遇,<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说“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
永。
背负着家国情重,很浓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评判的味道,卢国沾<万里长城永不倒>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小虫<红楼梦>"昨夜红楼入梦中/多少伤心往事上心头/今晨醒来梦已空/徒留红楼在梦中/红楼,红楼/
为何浓浓的红妆遮不住你的轻愁/红楼,红楼/你轻愁只因为人们将你遗漏" 。
陈刚极尽典雅风韵,屠洪刚<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挡住绵绵情痛/看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 。
表现出一种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群,重视表象之下的普遍现实。张洪量<你始终仍旧在>“好花常开不过冬/美梦总随波逐流/觉悟虽有百般同/理智胜不过情浓/一生缺憾有几个/自怨自艾许多人/知音易寻不易得/最难缘与份契合/。。。/人散两地曲未终/回首难续今生梦/上穷碧落下黄泉/何处找寻你影踪”还有
黄舒骏的<雁度寒潭>“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4, 除去形式上的模仿与借鉴,在歌词的写作手法上,现代的流行歌曲也从唐诗宋词身上汲取了不
少的营养,例如韵律感与意境美。
C ,唐诗宋词里更常用到的比兴手法,在现代歌词的写作中,例子那更是不胜枚举。
三、岁岁年年人不同
流行歌曲飞出的唐诗宋韵
初三
散文
4427字
214人浏览
wang520yao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