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引路人
初二(1)班 王凡
学前,是在外公家度过的,更忘不了那棵亲植的桂树。
外公,在我的记忆中,从四年前,便是断了。可是,他刚毅的外表,朴质的作风,温和的性格,在我心中,久久难抹去。他生平写的一手好字,全村人过去的们对儿,都是请他写的;他是家里顶头的梁,身肩重担,但不曾忘记一件事——书。从古典到名家,都没落下过。 家里爸妈都出去了,把我留在外公家。从小便是沾染了一些唐风宋韵、明清侠义的很复杂的情思,自此,便为我日后对书的热爱奠了基。
还记得午后慵懒地在阳光下,我拉起小睡的外公。拖一张小桌,他握紧我的小手,认真地在那张小纸上写下一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我不懂,她说:“你要从一点积累,攒成一笔,写成一字,编成一篇„„”我却风也似的冲出门外玩去了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
终于到了这难忘的时刻。今年的桂花早早地盛了,飘的满院的花,满村的香。
那天晚上,外公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带我到桂树下,到书房里找出一本发黄的《诗经》,手中执一盏煤油灯。在皎洁的月光下与昏暗的灯光下,一页一页的捻着书,一句一句的教我读„„
一夜即逝,终别。
上了小学后,我还是久久难忘那段时光。知识的积累令我领悟了外公的话:“不正是由点到线,再到面,拓成立体,突破多维,完成多元,直到无质的一步步吗?”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正是学习的过程——这是无境无垠的。外公啊!你是在教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吗? 四年前,那个冬天,是那么惨淡,外公离世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天,总不遂人愿。还记得那一夜,一位老人在给一个稚童讲起了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又美好的故事。风微凉,桂花荡。新树成,老树殇。 今天外公家的桂花开了。
评语:从文中可见作者喜爱读书、勤于积累,这和爷爷的引导密不可分。文章开头简而得当, 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 十分艺术化。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 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 令人愿读、爱读, 不忍释手。
指导老师:彭歆
我的引路人2
初三
记叙文
810字
319人浏览
用来下载的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