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剪梅
清水碧波映青天。笑语盈盈,鳞光尽现。两岸浮柳似锦帘。微风吹皱,漏壶又减。
倦客应折千桃枝。哀声叹叹,深渊无事。客花散尽何处觅?残花满地,乱足相欺。
吴丽娟
【点评】上阙写春光灿烂,由一皱溪水被微风吹动,想到年华老去。清澈的
溪水荡漾起碧绿的波水,澄溪蓝天两相辉映。岸上游人欢声笑语,溪中鱼儿追逐
竞跃。两岸的垂柳如同鲜艳华丽的丝帘。东风吹皱溪面,春光又要减去。下阙写
不开心的人儿应该学会发泄,学会陶醉。可是表面显得唉声叹气,内心深处装作
没发生什么事。等到客人花朵两相散去,又到哪里去找?只见满地残红,又加脚
印蹂躏,满目疮痍。
此词押韵和谐,内容清新,颇有婉约词之风格。淡淡的愁绪里有浓浓的深情,
这份深情是对美好春光的恋慕。结句:“客花散尽何处觅。残花满地,乱足相欺,”
乃词中之魂魄处。客走花谢哪里找寻呢?惟见残花败地,被众人蹂躏。也许这花
是作者自喻,客不恋花,花亦谢,只落得无人怜。
一剪梅
日里酌上一口酒。叹息往事,蓦然回首。夜中袭来那思念。华灯初上,残影桥头。
我曾与他千回首。已别深秋,又别深秋。此情永别在心头。酒入断肠,为谁独奏。
袁乐群
【点评】押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内容写来清新、易懂,用词。特别是下
阙前两句,“已别”重又“又别”,可见别离之频仍。 这种重复之词,造成全词
读来音韵回环反复之感。
一剪梅
西风吹落花千树,浑是新愁,水自东流。一枝红豆两处柳,吹芦横渡,一片神州。
雁回人去楼空守,独留思念,黄花哀留。如今已是过深秋,桂花载酒,月洒西楼。
戴珍
【点评】西风来时知是秋愁,芳菲尽谢枝头。春愁尚余,新愁又添,却如东
逝之水,不可阻挡,此愁如水呀。“一枝红豆两处柳”,应是“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之翻版。这别离愁恨如芦笛声远扬,神话尽是愁。
下阙写人去楼空而雁依旧回来,可知主人不再,唯独留下时过境迁的感慨与
哀愁。这时才知道已是深秋,便载着桂花酒,上得西楼与明月独自饮酒。
一剪梅
拂柳相惜忙缠绕。亭风劳劳,昨夜花凋。岸前船头泪裳送,露浓叶少,离恨秋晓。
船随流水怨竹蒿。独饮浊酒,相思愈高。两处闲愁何时了,哀可独受,思却难消。
金圆圆
【点评】全词笼罩在愁绪中,真可谓愁结百肠,欲罢不能了。
上阙点出残春景色,柳丝知道自己将要忍别树枝,归为泥土,于是柳叶紧相
缠绕,不依不舍。离亭处风声凄楚哀怨,原来是昨夜风急,吹落了一地残花。岸
边一女子拿着秋衣泪眼相送心上人,而站在船头的情郎亦不忍离去,站在船头前,
别语悠悠。初秋的早晨,露水凝重,树上的叶子已是稀少,而在这样的环境里,
2 有一对情人要离别了。
下阙写女子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女子见船已开动,渐行渐远,看似船随水流,
但女子深知,划动船只的是那支蒿,搅动离愁的也是那只蒿,于是把满腹离恨,
投注到那蒿上,“移情于物”,更见情灼。独处饮酒,却更添相思之苦,“借酒消
愁愁更愁”了。女子深知,此处幽情他处生,不禁要问,这般别离愁绪,何时能
休。然而悲哀只能自己独自承受,两处的思念是难以消除的。言外之意,这种离
别是很痛苦的,但好在两地的思念一直缠绵相连。
一剪梅
石压绿芽崭露头。溪水长流,谁知源处。又是东风花千树。小桃绽放,知是春愁。
花蝶翩翩起诗书。盎然情意,深深浓露。却瞧溪中浮鹅蹼。微波漾漾,舒展眉头。
汤九才
【点评】此词写出了淡淡哀愁,却是哀而不伤。
上阙写初春景象,绿芽初出,溪水细流,却无人知其初来人间。又是春风来
临,吹得满树花压枝头。桃红初放时,又要担心春去而生愁情了。
下阙写来轻快,此时作者的丝丝愁情因眼前生机盎然的景色而释然,“舒展
眉头”。
《一剪梅》学生习作选
初二
记叙文
6509字
167人浏览
哗哗华华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