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论文
单位:琼台师范13体教一班 姓名:吉红林
体育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对于人来说, 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 从人的出生到人最后的死亡, 人都在和体育做较量; 生活中, 人们接触比较多的, 且较为广泛的也是体育。 体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兴衰存亡的, 从人类的产生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消亡。
首先我们来说体育对于人的影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走、 跑、 跳、 舞动、 投掷等等都是归为体育类的项目, 人们在日常活动中, 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从事体育活动,人们总是把刻意安排的, 有意组织的, 有一定目的性的体育活动称为体育锻炼, 对于日常的小运动, 人们不再称作体育锻炼, 但是这些小运动却也同样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体育给人的首要影响是身体健康, 也是最为明显的, 人们在从事体育锻炼时最为迫切想要满足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为此, 人们在提到体育锻炼时, 就马上想到了身体上的健康, 人们就会刻意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去从事体育锻炼来满足这一最基本的要求。 当人的这一首要基本目的(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得到实现和满足后,人们就开始在体育锻炼上获取更高的要求, 能够拥有一个匀称的体型, 拥有一条良好的身体曲线, 拥有一身有力的肌肉, 拥有一个迷人的身材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体育最为基本的外显要求, 是反映在对人身体外在美上的,其还有对于人的内部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1. 通过有效地体育锻炼, 能够改善人们肌肉的生理特性和物理特性, 表现为: 使肌肉变得有弹性, 耐疲劳性加强, 使其更有力, 有质感, 有美感, 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身体外形, 从事更为多的体育运动, 持久从事某一容易产生疲劳的工作。
2. 通过有效地体育锻炼, 能够改善人的呼吸系统的功能, 提高肺活量, 从而推迟肌肉出现疲劳的时间, 减少乳酸等疲劳产物的产生, 使人体能够较长时间的从事某种具有一定身体负荷的工作或运动, 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
3. 通过有效地体育锻炼,能够加强骨骼的强度和硬度,增大横截面积,防止其因受到创
伤而遭到破坏;增加骨骼的长度,使人体显得更加高大。
4. 通过有效地体育锻炼, 能够改善人体的韧带性能, 使其变长, 变得有弹性, 伸缩自如, 从而使人体的动作变得更加优美, 更加协调, 完成更为复杂, 更为有难度系数的动作, 使身材更加有曲线美。
5. 通过有效地体育锻炼, 能够改善人体循环系统的能力, 加快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人体的灵敏性, 从而保证人体各个器官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减少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 延缓器官的衰老, 增加人的寿命; 使人体变得更加敏捷, 灵活, 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避开外界环境对于人体的伤害。
6. 人通过经常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能够培养人的果断、 勇敢、 自信、 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特点, 使人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心理更健康。
7. 人通过经常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能够培养人的团结互助意识, 合作、 守纪律、 守规则的良好社会意识。
8. 人通过经常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对个人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因此, 体育在人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 占有很高的地位, 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其次我们来说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 就已经开始从事体育活动。 如: 人类在进行狩猎时的走, 跑、 投掷等等都是体育活动 , 只不过在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智力发展落后的情况之下没有用“ 体育 ” 这一概念来解释罢了, “ 体育 ”这是人们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概念。
可以说, 体育几乎是决定着远古人类的生死存亡。 当时的体育是和狩猎及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原始部落与部落之间, 各个国家之间, 各个种族之间, 所进行的比较原始的战
争, 运用最多的也就是体育项目, 投石、武术、 标枪等等, 这些都是体育的范畴。 在那个几乎肉搏的战争年代, 当人们认识到体育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时, 统治阶级开始对军队进行专门的体育训练, 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 战斗力, 从而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赢得战争的胜利, 获取自己的利益。 这也就自然而然的说明体育关乎着一个国家, 民族的存亡。 这是在古代社会。
在现代社会, 体育的功能在人类漫长的社会演变和发展时期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在当今社会, 体育已经能不单单局限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了, 它有了更为复杂, 更为深刻的意义。比如:
1. 体育的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教育功能, 当然还有以前的健身功能等等, 而这些功能已经深深的影响着国际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 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日渐凸显;
2. 由体育竞赛带来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愈加平凡, 已经屡见不鲜了;
3. 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带给人们生活的乐趣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和民众之中;
4. 体育的健身功能已经被拉入到国家改革体系中,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为此出台的法律法规比比皆是;
5. 体育文化给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填了更多的光彩, 一个国家或一个名族会因为拥有某项体育赛事的主办权而感到自豪, 会因拥有某个出色的运动员而感到无比的光荣。 这些繁荣与兴盛都是体育带给我们的, 我们每一个人, 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名族, 都不能离开体育事业而发展进步繁荣, 无法脱离它而永存, 无法淡化体育而兴盛。
因此, 体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其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国从体育强国走向体育大国的必然选择
我国从1984年起, 许海峰在第23 届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上获得第一块金牌以来 ,在竞技体育事业上的发展是比较快的, 除了短跑以外( 由于短跑属于爆发性的项目,受人种差异的影响比较大, 亚洲人种在此类项目上比较弱 )。 在有些体育比赛项目上可以说是佼佼者, 乒乓球, 可以说是世界其他各国暂时无法超越的, 跳水, 羽毛球, 网球, 排球等等, 都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各届奥运会上, 世锦赛等的比赛中, 奖牌数排在前列, 而且还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可以说, 我国现在算得上是一个体育强国。 但是, 近些年我国的“ 大众体育 ” “ 群众体育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国民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 人口老龄化严重, 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不能自理, 身体疾病多发, 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青少年体质下降, 无法肩负生活的重任, 身体各项指标都基本不达标; 青壮年的职业病多发, 心理疾病普遍存在, 我们的国家要发展, 国民的体质必须走在前面, 走向体育大国之路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 而这些东西都严重的阻碍着我国从体育强国走向体育大国,要想走体育大国之路,我们必须认清这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人口有13亿之多, 其中大多数人处于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状态, 健康人群所占的比例较小,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体育大国之路必然是要走的, 该怎么走,该走向何方, 这是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切实问题。
1、 学校体育还没有清楚地认清自己肩负的重担。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 其任务就是: 通过体育教学, 向学生进行体育, 卫生健康知识的教育, 增进学生体质, 促进身心发展, 使学生在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通过对知识技能的传授,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走入社会后, 能够懂得如何去锻炼身体, 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 当下好多学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 降低教学事故, 对学生的体育课质量要求越来越低, 慢慢走着一条淡化运动技能的道路, 体育课也变得像一种华而不实的游戏课, 学生无法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致使学生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 由于知识和技能的缺乏, 不能够进行有效地自我锻炼, 致使身体素质逐渐下降。
因此, 学校应重视自己的责任, 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 帮助他们树立终体育观, 更多的传授他们运动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以后的体育发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从事体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少。 体育事业是一项比较辛苦和具有危险性的一种工作,加之人们对于其不够重视, 劳动报酬少, 社会认可度低, 导致从事体育事业的人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来说是比较少的。 由于群众缺乏自我锻炼的方法和能力, 又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致使相当一部分人不知从何下手锻炼, 不知该用什么方法锻炼, 锻炼形式单一, 锻炼方法简单, 专业性不强, 使得锻炼不到位, 锻炼效果差, 取得的效益低, 对于高级的锻炼项目, 更加专业的锻炼方法, 没有过多的途径取得。 这也就导致了, 部分人的身体素质低下。
因此, 国家应加大对于体育人的培养力度, 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适当的增加从事体育事业人的人的比例, 为我国“ 大众体育 ”“ 群众体育 ” 的良好开展打好底子, 在大众有需要时, 我们拿的出体育人去服务和支援他们, 去指导他们从事锻炼自身身体的运动, 从而提高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
3、 锻炼器材少, 场地限制严重。 由于大众体育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力, 财力, 人力, 而且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地形多样, 气候多变, 这样就更加难以普及大众所需的健身器材, 人们缺乏锻炼的场地和器材, 无法进行拥有一定专业形式的锻炼, 传统的慢跑, 打太极拳, 气功, 扭秧歌等, 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的锻炼效果小, 身体素质无法快速上升, 导致人思想上产生惰性, 不能坚持长时间去锻炼, 最终还是身体素质上不去。
因此, 国家和各地区应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 适当的加大对体育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的经济投入, 适当的增加其数量,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场所, 进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4、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够高。 由于多数人们的生活水平低, 他们愿意拿锻炼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 满足当下的生活需求, 这样一来, 人们不愿意去从事体育锻炼, 而且, 长时间从事某一项工作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也就无法提高身体素质。
因此, 国家应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完善分配制度, 制定一种良好的社会福利政策, 使“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 从而让人们在经济收入和身体健康上选择时, 能够侧重于身体健康, 让人们放开心思来锻炼身体, 而不是去抓收入, 为人们的体质上升一个台阶。
5、 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 锻炼意识不够。 一种好的意识, 可以促使人们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某一项运动, 当下, 人们没有一种良好的锻炼意识来促使人们从事体育锻炼; 享乐主义严重, 没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闲暇时多以打游戏,看电视电影, 逛街, 玩乐来打发时间, 也不去体育锻炼身体。 长此以往, 人们的身体素质不但不会上升, 而且还会逐渐下降。
体育小论文
六年级
记叙文
17192字
698人浏览
RoaDer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