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基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二)
《伤仲永》 命题人:陆玉芬 时间:2011年4月
班级 姓名 座号
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
A 、痛心忱惜 B、哀伤叹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2、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 )
A、十二三岁 B、或以钱币乞之 C、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自:A 、并自为其名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⑵书:A 、即书诗四句 B 、未尝识书具 ⑶然:A 、父利其然也 B 、泯然众人矣 ⑷之:A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 、吾欲之南海
C 、其邻人之父亦云 D 、忽啼求之
5、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⑵忽啼求之(啼: ) ⑶父异焉(异: ) ⑷父利其然也(利: ) ⑸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 ⑹或以钱币乞之(或: )
6、翻译下列句子: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变成一个普通人,直接的原因是“不使学”,从道理上讲则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8、《伤仲永》的作者是家, 是 之一。
9、第二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10、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11、第三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12、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13、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城基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二)(答案)
《伤仲永》 命题人:陆玉芬 时间:2011年4月
班级 姓名 座号
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B )
A 、痛心忱惜 B、哀伤叹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2、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 D )
A、十二三岁 B、或以钱币乞之 C、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B )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自:A 、并自为其名 自己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此
⑵书:A 、即书诗四句 写 B 、未尝识书具 书写
⑶然:A 、父利其然也 这样 B 、泯然众人矣 „„的样子
⑷之:A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用在主谓间,无实义 B 、吾欲之南海 去
C 、其邻人之父亦云 的 D 、忽啼求之 代词,代书具
5、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每天 ) ⑵忽啼求之(啼: 哭着 )
⑶父异焉(异: 对„„感到诧异 ) ⑷父利其然也(利: 认为„有利可图 ) ⑸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⑹或以钱币乞之(或: 有的人 )
6、翻译下列句子: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为止了吗?
7、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C )
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变成一个普通人,直接的原因是“不使学”,从道理上讲则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8、《伤仲永》的作者是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9、第二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10、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 泯然众人矣。 ” 。
11、第三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伤仲永》期中复习卷
初一
读后感
2246字
88人浏览
86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