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1,足时训练,时间比较充裕,书写普遍有提升;
2,说理语言有一定进步,逐渐摆脱幼稚;
3,普遍在标题拟写和名言引用上比较用心。
1,部分同学审题不用心,没能看到这个材料在内容上的特殊性(改编鲁迅作品与《王者荣耀》戏说历史,其性质与影响并不完全相同)盲目套用之前的事例;
2,部分同学看清了评述对象,但是忽略了材料的“任务”限定,选择“对你说”的没有写出对话感;选择“一封信”的没有遵循书信格式;
3,鲁迅话题驾驭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由于阅读不多,说理普遍比较肤浅,也缺少思辨性。
莫让任性改编解构经典的厚重
——给手游产品设计者的一封信
701班 杨云
您还记得费尽心思将鲁迅作品中的经典形象改编为“游侠”角色,并殚精竭虑为其写出文案的日日夜
3 夜吗?也许想起曾经的心血,您会对目前游戏的被迫“下线”心有不甘,但抱歉,您依然不要指望从我这
一席之地,甚至不过是被迫顺从上司的奇怪创意。但您是否真正想过,我们是否应该以纯娱乐的角度打量一切文化成果,个人或者公司的一时盈利与民族精神力量的传承到底孰重孰轻?(创作初衷的揣测评价)
是您自己孩子正沉迷这款游戏,您和他提起荆轲,他脑中现出的不是那位易水悲歌的壮士,而竟然是手持利刃的妖艳女子;讲到神医华佗,他却语气肯定地回答您能那不过是一个善于下毒害人的刺客,您难道不
中扎下根,那他们还有可能读出老先生笔下一字一血的沉郁顿挫吗?这样一来,还怎么实现您将鲁迅领出好在市面上也不乏成功案例供您借鉴(同学们要懂得语境变化,语言变通):放眼世界,有以北欧神话为原型,又加以现代技术和观念改造融合的经典网游《魔兽世界》,足以说明创新不等于搞怪;回望国内,也有86版《西游记》《平凡的世界》等电视剧,既做到了尊重原著的人物设定,又进行了富有时代感
4
鲁迅著作已然是我们民族文学殿堂中的珍宝,而一个民族拥有的包含文学经典在内的经典文化宝藏,是她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守护这个源泉,是我们所有人的神圣使命,当然也包括从事游戏开发的您。莫让任性改编消解了文化经典的厚重与庄严!(回扣鲁迅经典重要性)
点评:本文对作文材料把握精准,立意鲜明,既注意到书信格式,行文也充满“对话感”,对事理的剖析细致深入,且富有思辨性,反例正例都找得非常贴切,是一篇难得的接近完美的时评佳作。
镌文化底线于心,践尊重原则于行
——给手游产品开发者的一封信
681李晨希
5 “鲁迅群侠传”的开发者:
你好!展信之时,或许你仍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商业头脑”,或许你仍愤愤不平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在批评声中下线,而我要告诉你的是,文化本有底线,唯有心怀底线,恪行尊重,才是你们身为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应尽之责。 鲁迅的作品,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脊梁,而在你们的“创造”中,却用喧闹的游侠生活淹没了人物背后的精神价值,用物化的金钱娱乐扭曲了文学本身的文化坚守。这不仅仅反映出你们对于娱乐的盲目追求,深层次上更是对文化底线的公然漠视与践踏。(挖根源,析本质)
不可否认,经过你们游侠化、游戏化的包装,鲁迅这个名字开始进入了一些年轻人的视线。但你们在为鲁迅包装上炫目外衣的同时,也剔除了其最宝贵的精神内核,使其成了一个空洞的文化符号,成了你们肆意招摇牟利的噱头。这究竟是对鲁迅的纪念,还是对鲁迅的亵渎,相信你们已从舆论的批评中得到了答案。(辩证分析危害1)
文化,是一个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而像你们这样破坏式开发的背后,却是对尊重原则的遗忘。鲁迅作品的广泛影响力,被你们视作吸引眼球的资本;其笔下人物的悲喜百态,被你们当作随意篡改的蓝本。没有尊重的开发,不是对文化价值的利用,而是对文化价值的泯灭。试问,如果像这样泯灭了价值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我们如何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又该如何摆脱娱乐至死的宿命?(分析危害2)
同样是文化开发,在你们误入歧途之时,却也有人在正路上昂首阔步。故宫博物院开发的《皇帝的一天》游戏,始终秉持尊重历史之原则,在轻松的游戏中完成历史文化教育的使命,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文化价值的充分开发。与此同时,《紫禁城祥瑞》、《韩熙载夜宴图》等产品也都因其深厚的文化底
6 蕴和严谨精良、尊重历史的制作广受好评。有此珠玉在前,你们更应从中学习尊重文化的原则,恪守文化的底线,切莫在歪曲文化实现“价值”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正面例证分析正确措施)
文化底线,不容逾越;尊重原则,不容忘却。希望你们能在自省中走出歪曲文化的逐利怪圈,将文化底线镌刻心中,秉持尊重原则,开发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而不是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劝告警醒式结尾)
此致
敬礼
一个高中生
2017年9月
文化经典正人心,戏弄“游侠”为哪般?
——给手游产品设计师的一封信
681刘飒
亲爱的游戏设计师:
你好。不知你是否听过郭沫若曾留下的一句话:“文化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血脉。”借助文化经典来开发游戏,本是传播文化与提升游戏体验的两全其美之策,但是随意戏闹,缺少对文化的敬畏,恐怕确有些不妥。(辩证分析表明观点)
眼下,“鲁迅群侠传”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友毫无例外,一致声讨。面对如此窘境,相信你
7 也会对你的“得意之作”有所反思。脱去什么“新颖创意”的虚伪外衣,剖析内心,这其中一定有名趋利使的小心思在作祟。文化经典本该用来正人之心,可如此戏弄玩闹究竟是为哪般?(分析原因)
其实,这般错误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个例,而是当下文化产业中网游生态链中的一个通病。《王者荣耀》曾因戏说历史招来质疑,已然泛滥成灾的的三国题材网游也存在各种歪曲历史的成分„„如果说上述示例是因为年代久远,设计师无从考证,以致无知犯错,尚有情可原。然而,鲁迅之名伴随我们几代人的成长,此时若再假装无知,那便是真正无德、真心索利。(同类事例拓展分析)
既然这是一个产业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过分苛责你。相信你也有苦衷,也在承受着来自公司与行业的巨大压力,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身为一名游戏设计师,是社会创意创新的先锋军,更应该认识到你肩上的社会责任远重于公司与行业赋予你的经济责任。在正视历史、正视文化的方面,你们是引导公众与社会的模范。打着“纪念鲁迅”的幌子为自己责任的缺失而生硬开脱,着实令人失望与寒心。(劝告的语气告诫设计者应该怎么做,易于接受)
诚然,此事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但解铃还须系铃人,从你自身做起,诚恳致歉,做出行业表率,一定能够为你自己正名,为行业正名,为文化正名。如今的民众已不是愚昧无知的“天朝居民”,孰是孰非、何好何坏,人们自有判论。敷衍了事、草草收场,一定不能蒙混过关。
如今正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绝佳时代,网游产业方兴未艾,正是像你一样的有志青年施展才华的好时机。以一颗敬畏文化、尊重原著之心,外加一个创意无限、灵活新颖的头脑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于己于国、于古于今、于游戏于文化,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做法。
祝:工作顺利,心正气正。
8
某高中生
2017年9月10日
护经典,弃戏说
——网友,我想对你说
629班 苏欣
各位网友:
你们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关注到各位热衷于网络游戏并曾经迷恋于一款名为“鲁迅群侠传”的手游,个人认为此种做法着实欠妥,因此,想发表一下个人对此的看法。
众所周知,网游以其酷炫的画面背景,新颖的内容情节以及创新的人物设定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此类产品的层出不穷本无可厚非,然而若游戏开发商以戏说历史,亵渎经典为手段达到其商业目的,那么此种做法便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自私之举,不应予以采纳也不该为消费者所认可。(材料分析深刻,危害分析到位)
作为网民,你或许一时得益于沉溺于网络的逍遥自在,认为游戏不过是供人们消遣的产物,不必上纲上线。可是,请不要忘记,权利与责任相伴而生,你有权利享受娱乐,便也肩负维护良好网络秩序的责任。若说传统是民族之魂,那么经典便是人民的信仰,细说传统亵渎经典,已不光是对良好游戏秩序的挑战,更是对国家传统的不尊重。
有人说;“在千姿百态的浮世绘里,在光怪陆离的名利场中,有多少人在短暂的欢愉之后,失去了梦想,
9 放逐了希望”
作为网民,适度娱乐无可厚非但更需擦亮慧眼,过滤掉那些以钱为本的劣质产品,另外“鲁迅群侠传”遭批评下线也再次印证了社会中有不少秉公持正之人,社会的主线仍是深化传统而非戏说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诸如《大国工匠》《中国诗词大会》等现实优秀作品不断推出,同时,国外还有《魔兽世界》等全新创作的虚拟游戏作品。而作为网民,为何宁要迷恋于不存在的戏说恶搞作品也不愿品读经典感悟文化呢?
上学期第4周周测作文学案
初一
散文
7855字
1342人浏览
韦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