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菏泽状元
本报记者 谢雪玲
高考,是一个让无数家庭都绕不过去的话题。2009年的高考到了今天也许又是另一个“开始”:关于分数,关于填报志愿,以及更多的关于„„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在一次谈话中说,她的成功背后有很多的经验和启示,但鲜花和掌声背后她感觉更多的是拥有一颗“平常心”。让我们祝贺高考“中第”的学子,同样也让我们祝福那些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脚下依然有路的孩子们。今天我们推出两位高考学子的成功之路,期望他们能给大家带来的启示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数,因为他们的背后同样写满了勤奋和汗水。 ——编者
毕业于鄄城一中的刘玥今年高考的成绩为658分,是我市今年高考中文科最高分。刘玥的单科成绩为:语文131分,数学134分,文综199分,外语139分,基本能力测试55分。“其实,这个分数还没我平时考得高,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刘玥说。 数学比平常考试少10分
“刘玥考出658分这个成绩并不意外,甚至我觉得还没有发挥出她平常的水平。”记者昨日上午与刘玥的班主任牟宗阔取得了联系。牟宗阔说,刘玥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平时学习十分认真,干什么事儿都是有条不紊。
据牟宗阔介绍,刘玥当初进入鄄城一中读书时,她的入学分数是全校最高的。然而,高一上学期,刘玥的成绩却并不是最好的。高一下学期分班之后,她的成绩才稳定在年级第一名。
在牟宗阔的帮助下,记者终于和刘玥取得了电话联系。“6月23日下午,我查出分数后,还在想会不会是全市文科最高分呢,刚才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我真的考了全市文科第一名。”电话彼端传来刘玥的笑声。刘玥说,在高考前,她曾想过能考全市文科第一,所以对于这样的结果她和父母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数学没有考好,比平时少了10分。不然,总分还能更高一些。”
目前,刘玥正在济南参加高校招生咨询会。她最喜欢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很希望能找到自己中意的大学。
注意积累,精心整理习题本
“什么东西都不是特别容易得到,付出劳动不一定收获,但没有劳动就肯定没有收获。”这是刘玥的座右铭。刘玥说,658分的高考成绩包含着她太多的勤奋和汗水。
刘玥看书特别慢,往往别人已经把书翻了好多遍,她一遍还没看完。但一遍看完之后,刘玥就能把相关的知识点记住,并且印象特别深刻。刘玥的每科课堂笔记都写得非常详细,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她也清楚地画上各种符号。
每到寒暑假,刘玥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理各科笔记和习题。刘玥将每学科的一些常用题型、典型习题、易错题目等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册,而且在整理的时候,还要认真思考这个科目要分多少模块,考试会从哪个方向出题,自己在做题时容易在哪里出现疏忽等等,并做好记录。刘玥说,她不喜欢一张试卷一张试卷地翻着看,那样太乱。她喜欢将试题剪下来,按照不同的题型,粘贴在本上,系统地复习。例如基本能力测试涉及许多学科,她就将平时做过的二三十套卷子按照美术、体育、自然等不同学科一一剪下来,复习一科的时候,就专攻那一科。“这样的方法看起来比较费时间,但是复习起来特别节省时间。”刘玥说。
高三,没有不“拼命”的
刘玥说,文科与理科不同,必须有时间保证。到了高三,所有一切都要为备战高考让路。 “到了高三,没有不拼命的。”刘玥说,她晚上精力特别旺盛,所以每天都是在23点30分以后才睡觉,早晨5点多起床,最迟6点钟就要开始学习。“熬夜的办法并不能常用,在高三寒假开学后可以适当晚睡。因为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息,精力、体力各方面都很充足,但是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必须要调整作息时间,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以迎接高考。”
2 刘玥认为高三寒假是超越对手的最后机会。“平时学习的时间很紧张,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但很多东西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和融汇贯通,正好趁着寒假可以理清思路,想明白,把它吃透。”刘玥说,高三寒假就是一个分水岭,是成绩提升的最后一个跳板。
“我现在对老师的一句话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做题时犯了错误,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肯定是在复习中存在漏洞,以后绝不能再出现类似错误’。”所以,刘玥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不出现“漏洞”。
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钢琴
刘玥在初中时就练得一手好毛笔字。到了高中,虽然因为学习减少了写毛笔字的时间,但是她在平时做题、记笔记时,特别注意自己的字体。高二时,她的一个同学作文写得特别好,写字也特别工整,一次考试中作文得了40多分,而另外一个同学同样的作文质量,因为写字潦草,作文分数偏低。所以,刘玥在写字时特别注意,经常临摹字帖,练得一手漂亮的字体。
刘玥的另外一个特长就是弹钢琴。刘玥说,她自幼喜爱钢琴,父母也十分支持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当学习疲倦时,悠扬的钢琴声总让刘玥的疲惫一扫而光。 6月25日下午,记者在巨野一中见到赵卉同学,告诉她以688的高分赢得今年菏泽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的好消息,她显得很惊讶:“不会吧?我这次没考好。有些遗憾。”
融洽的亲子关系
站在记者面前的赵卉是一个文静的、朴实的小女孩,短短的头发,笑起来显得有些羞涩。对于这次的高考成绩,她显得比较平静,甚至有些遗憾:“我第一场语文没发挥好,可能是有些紧张,作文没写好,只考了116分,按平时的成绩最低也在120分以上。考完后有些沮丧。是爸爸妈妈安慰我,要我放松心态,像平时一样做题就行,让我在后面的考试中越来越轻松。”
6月24日下午4时,赵卉的爸爸给女儿查了成绩,除语文外,其他科目都发挥得很出色,数学143分,英语140分,理综231分,基本能力58分,总分688分。“爸爸在电话中的声音都变了。还说要好好庆祝一下,请我吃羊肉串!但到现在还没吃上。”赵卉嘟着嘴说。 赵卉今年还不满18岁,父亲赵殿法是巨野县一名机关干部,母亲任清霞是巨野一中的化学老师。
谈到教育女儿的心得,任清霞说:“在女儿眼中,我家是慈父严母。这孩子从小有些怕我,和她爸爸亲,现在回到家里,只要看到爸爸坐在沙发上,就坐在爸爸腿上。也许是职业的习惯,我对孩子从小要求严格,上幼儿园时就要求她做完作业再出去玩。也许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女儿从小学起,学习就很优秀。高中三年,我们在学习上基本没怎么管过她。” 任清霞说,赵卉从不和同学比吃穿打扮,上小学时理个小平头,有一次上课时,老师叫她回答问题,竟然指着她说:“那个穿白衣服的小男孩回答问题。”赵卉上初中时,买了两条带卡通图案的裤子,直到现在还穿着。
很让老师放心
赵卉的班主任刘洪堂告诉记者,赵卉属于比较让老师放心的学生。她的特点就是学习时课堂效率高,自己会利用课堂时间,并善于思考问题,属于发散性思维的学生。老师针对她的情况,经常给她“开小灶”,并不要求她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既定的作业。
“我很喜欢我们学校的学习环境,老师和学校领导能从学生实际考虑,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设计和安排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管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教育和被教
3 育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父子关系。同学之间很融洽,班级气氛活跃而和谐。高中生活将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赵卉说。
赵卉课下和同学一样喜欢玩,喜欢谈论明星,议论新闻,和同学相处很好,并不是一天到晚抱着书本不放的学生。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刘老师看到赵卉和几个男生女生在校园里大声地说笑、玩耍,像个男孩子。
兴趣广泛爱好多
在赵卉的英语老师仲霞眼里,赵卉不但学习好,爱好还很广泛。去年,仲老师带她去济南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知识竞赛,师徒俩住在一起,她发现赵卉喜欢看电视,谈论起国家大事和奇闻趣事来,比老师知道的还多。但就在那次比赛中,赵卉获得了写作一等奖。
赵卉告诉记者,她喜欢学习的感觉,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就忘记了一切。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问题,经过思考掌握的知识,往往记忆深刻,而且能举一反三。
除了在学习上获得乐趣外,赵卉的兴趣还很广泛。她喜欢看小说,像《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她都喜欢看。她从小还喜欢看动画片,像什么《海尔兄弟》、《猫和老鼠》,最近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她更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国产动画片中少有的精品。” 赵卉说,只是临近高考没有系统地看,考完了她要看过瘾。
赵卉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25日上午,清华大学驻山东招生组给她打来电话,首先祝贺她考了个好成绩,排名在全省80多名,并询问她是否愿意报清华大学。“我以前的愿望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或者复旦大学,没敢考虑过能进入清华大学的门槛。他们一问,我有些发懵。”赵卉说,她想学经济管理,能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是她的梦想。
本报综合消息 11岁“小神童”龚民今年高考考了639分!年初在中大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后,南海中学的“小神童”龚民一度“隐身”,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笔者6月29日从南海中学校方获悉,龚民考了639分的高分。
被大家称为“小神童”的龚民, 就读于广州南海中学,今年3月参加中山大学自主招生,他的面试成绩排在所有考生的前20名,总成绩排在前30名。
今年高考取得639分的成绩,龚民和他的家人都很满意。据龚民的班主任介绍,龚民的各科成绩是:语文112分,数学133分,英语132分,物理124分理科基础138分。这个成绩令他很满意,尤其理基超水平发挥,比平时测验分数高出10多分。高考志愿他想报考中山大学,但具体什么专业目前还没确定。
龚民出生于湖北省,他没有上过幼儿园、小学,在外公外婆的教育下,5岁学完全部小学课程,6岁到山西省运城市明海学校读初中,8岁到江苏省苏州中学读少科班,9岁进广州80中读高中,高三时转入南海中学。 (陈昕宇)
近日,各地高考分数公布,一个高考成绩只有370分的考生,却引起了全国媒体的注意,他就是武汉考生周海洋。
周海洋被关注,原因是他的高考作文,不仅获得了满分,还得到了所有评卷老师的高度赞誉,称这是一篇 “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的文章。
近日,海南、太原等地的几所本科院校先后和周海洋联系,表示愿意特招,三峡大学更允诺一旦录取,将给予两万元特别奖学金。
近日,笔者在武汉市汉南区汉南大道上的一栋民房中见到了今年高考“最牛作文”的考生周海洋, 并由此了解到“最牛作文”背后的故事。
“我没去过黄花岗”
“写完这篇作文,考试只剩一炷香的时间了。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我相信,它会是一篇满分作文。”说起自己的文章,留着小平头、一脸质朴的周海洋神情非常
4 自信。在《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文首,周海洋用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这样的记叙让读者身临其境,但令人惊讶的是,作者本人其实并没有去过广州黄花岗。
周海洋告诉笔者,他其实只去过武昌首义园,但对于黄花岗,通过网上和影视片中的资料,他已经非常熟悉,甚至随口说道,黄花岗在白云山麓,原名红花岗,因为黄花更有祭奠之意而改名“黄花岗”。“这种写法可以说是像苏轼那样的 ‘故国神游’吧!”他说得兴起,又开始背诵黄兴那副著名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湖北“最牛满分作文”作者现身
“我没有提前写好作文”
2009-06-25 作者: [发表评论
(0)]
【PDF 版】
周海洋接受记者采访。
5
周海洋的父亲靠加工棉被供他读书。
一首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在湖北省今年语文高考中被阅卷老师评为“最牛满分作文”。24日晚,该文作者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学生周海洋。当晚,记者在汉南大道一栋民房中采访到了周海洋。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再过两个月才满19岁的他,说起话来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许多文史知识张嘴就来,积累非常深厚,而对于这篇“最牛作文”,他却非常谦虚,表示不过是自己人生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我相信,它会是一篇满分作文。”说起自己的文章,留着小平头、一脸质朴的周海洋神情非常自信。他不认为自己的文章“最牛”,他说,这篇文章是借鉴了2005年一位四川考生的高考作文,那位学生可算“超级牛”了。
“我没去过黄花岗”
采访高考状元
初二
记叙文
13389字
2641人浏览
老虎7412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