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性的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学习重难点 】
学习抓住个性凸显人物的几种写人方法。
【阅读交流】
1、阅读课本63页至64页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阅读体会,并能结合自己在写作中的得失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写作指导】
1、精选素材,展现人物个性
例: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也描写了一个守财奴临死时的情形,把一个中国式的守财奴描写得活灵活现: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学会用多种方法刻画的人物,凸现个性。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 ① 工笔细描: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kèn) 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② 对比描写:鲁迅《祝福》中多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变化,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人物地外貌特征,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变化,从而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突出了主题,这就是作者笔下凸显人性的闪光点。 ③速写勾勒:速写,即“用简括有力的笔墨描写人物面貌与生活场景”。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例:金庸《笑傲江湖》:令狐冲慢慢转过身来,只见岳灵珊苗条的背影在左,林平之高高的背影在右,二人并肩而行。岳灵珊穿件湖绿衫子,翠绿裙子。林平之穿的是件淡黄色长
2 袍。两人衣履鲜洁,单看背影,便是一双才貌相当的璧人。令狐冲胸口便如有甚么东西塞住
了,几乎气也透不过来。他和岳灵珊一别数月,虽然思念不绝,但今日一见,才知对她相爱
之深。他手按剑柄,恨不得抽出剑来,就此横颈自刎。突然之间,眼前一黑,只觉天旋地转,
一跤坐倒。过了好一会儿,他定了定神,慢慢站起,脑中兀自晕眩,心想:“我是永远不能
跟他二人相见的了。徒自苦恼,复有何益?今晚我暗中去瞧一瞧师父师娘,留书告知,任我
行重入江湖,要与华山派作对,此人武功奇高,要他两位老人家千万小心。我也不必留下名
字,从此远赴异域,再不踏入中原一步。”
例:海明威(美) 《老人与海》“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
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
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
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例:《药》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
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这一连
串动作的细节描写得非常传神。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
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
了在社会最底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4)语言描写,突出个性。
例: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作一句诗。秀才说
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
何妨,”这时,刚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明确: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也不
同。 秀才读书人,语言讲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
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 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5)神态描写,凸显个性
如《草船借箭》中,“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
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作者通过一个“吃惊”一个
“笑”的鲜明对比,就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活画出来了
3、间接描写 ,烘托人物形象
(1)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例:鲁迅《药》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
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
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这一个片
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契合,
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
(2)以人衬人,更彰个性
如《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重点叙述的是“我”小时侯在母亲的影响下能
3 自觉地给母亲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儿:“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而使“我”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我”并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母亲目的的一种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勤劳的品质。)
例: 汉乐府诗《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4. 谋篇布局,精心恰当
人性光辉
初一
议论文
3943字
694人浏览
双子andy火火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