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济宁十三中学 初三二班 赵一文
《名人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全书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作品强调自由精神,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全书刻画了三个人物: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
“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基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虽然他们三人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努力。
面对痛苦、面对孤独,贝多芬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家,他却选择了反抗,为了和平,贝多芬曾说:“只要是为了获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规律都可以破除”。这句话准确的表达了他当时反对专制的心理。米开朗基罗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精力。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韧勇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的束缚。他平易,又超凡脱俗,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但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托尔斯泰的艺术和生命是统一的,是文学史上的一位集悲苦、光荣和坦诚于一身的人!贝多芬用自己的人生痛苦为人类酿造着甘甜的美酒,是名副其实的伟人。米开朗琪罗
用一种强有力的、电闪雷鸣般的力量为当时的艺术界带来新的血液,是位横空出世的巨人。而托尔斯泰则是一个一直在拯救自己拯救民众的斗争中挣扎的真实的人,完整的人。
《名人传》告诉我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在伟人身上。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坚定自己的信仰,从小牛阳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
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年代,《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但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
踩雨
济宁十三中学 初三二班 赵一文
夏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不,下午刚吃完饭,天色忽然暗了下来,随着一阵狂风,树枝被刮得摇来摇去,花儿也在连连弯腰„„“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我和弟弟高兴得又蹦又跳。果然,不一会儿,大雨哗啦啦地下起来了。趁着妈妈没注意,我和弟弟急忙打着雨伞到楼下去踩雨。
雨下的真大呀!雨公公好像伤心了,把天和地连在了一起。雨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奏起了军队打击乐。雨丛树叶上跌下,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最后连在一起,形成水柱,像小瀑布似的。豆大的雨滴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
小小的喷泉。
我们踩在小雨池中,兴致勃勃地用手拍打着雨花,抬脚追赶着雨滴,和雨玩起了游戏。忽然弟弟“啪”的一下,雨珠四溅,将我的全身又一次浸泡在雨中,眼睛都睁不开。我也不甘示弱,“啪”的一脚踩过去,水滴像坐上了直升飞机似的,向他直射过去。就这样,我和弟弟左踩右踩,透明的雨珠都溅得飞起来了,有时像一个长着翅膀的挡板,有时又像一个火箭冲上了云霄,然后化为珍珠似的水晶球落了下来„„
这时我们的笑声吸引了其他的小朋友,他们都伸出头来,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但是谁也不敢溜。
我们玩的更开心了,尽情享受着夏雨带给我们的欢乐„„
蝉
济宁十三中学 初三二班 赵一文
“什么,捉蝉!?”我一听,兴奋得跳了起来,一想到那美味的蝉,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这天晚上,我和妈妈便“全副武装”起来,一起去捉蝉。
到了树林里,我打开手电筒,随便一照,就看到一只蝉,我迅速把它装进小盒里。
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却没有发现。我换成强光,稍稍向上照了一下,我发现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呢?
此时我也顾不上什么了,我爬上了树,“啊,是!”我叫了一声,其他人听见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我一惊,差点掉下来。
又过了好长时间,我们依然没有看见。这时我快耐不住性子了,看见什么都认为是蝉。我拿着手电筒四下里一照,发现一只很像蝉的东西。我立刻跑过去,但又立刻退了回来。啊!那是一只“臭虫! ”我的心像兔子一样“砰砰”乱跳。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我看着手中仅有的两位“战将”,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临走前,我望了望正在树上唱歌的蝉,忽然想到蝉的生命是多么短呀,在地上的时间是地下的五十分之一!多短呀!这些蝉等了3年,刚出来,就被玩弄,我„„
我做出了决定,将蝉放生。妈妈也同意,我们亲眼看到蝉又一次爬到了大树上„„
放假
想必大家都喜欢放假吧,就算只放半天,也足以使大家兴奋到第二天上学。
长的假期一年有两个:寒假和暑假。寒假还有事可做:过年。可暑假就慢慢熬了„„
暑假第一天,可能都会这样想:作业先靠后站。于是,就看起了电视,玩起了电脑,这几天电费必然猛涨,还有空调,基本上在家一
天,能开半天。
果然,不到一周,饮料全被一扫而光。
这时,就该无聊了。就开始想着狂写作业。这样写着写着,暑假就快过完了。这时,又开始想着在家多好呀,多自由,又不想上学了。
可这终究只是想法,到了开学的时候,还得上学。
于是,明明读了一本书却偏要说成5本。唉,不就是为了凑数吗!于是,就暗暗下决心,在下一个暑假有所作为,可到头来,还不是一样„„
开卷有益
今天读着中考作文,忽然一篇《读者》中的“开卷有益”这个词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提倡我们要多读点书,说是“开卷有益”。但细心一想,这种说法又多少有点笼统。这个世界上既然有“真善美”的书,那么也有“假恶丑”的书。如果我们读书时不分良萎,那么开卷有益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我读过很多这样的案例:有许多人由于读过武侠或言情类的小说无数,因而导致练功不当或是做一些危险动作而导致死亡。
为什么有的人读“万卷书”还落下这样的下场呢?主要原因在“卷”上。那些浸透着低级趣味,引你走向歧途的“卷”固然有趣,
可是它会使你荒废学业,精神颓废呀!
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各类书籍令人眼花缭乱,开什么样的“卷”,获什么样的“益”。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书海”里辨别方向。
所以,“开卷有益”的前提是“益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取到“营养”。
童年趣事
我想,大家都过过丰富多彩的童年吧!我们的童年都是那么的童趣,那么天真烂漫。
在我的童年回忆里印象很深的是过春节,因为在过春节的时候既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又可以拿红包真是一举两得呀!所以,春节是小孩子们的天地。但是有一年春节我因拿到压岁钱过于高兴而掉了100元„„
那是在前年我上四年级时,在春节的那一天里,我们吃好了年夜饭,拿到压岁钱后,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边数,一边想:呵呵,这次我发了。我们向往常一样做自己的事情,这时,我对妈妈说:“妈妈,奶奶给我的那100元把它给我好吗?我想把它放到自己的钱包里。”妈妈说:“可以呀!”说罢,把那张100元给了我。我拿着那张
名人传
初二
记叙文
3872字
228人浏览
dubai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