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感悟课文
1.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2. 出示“雨中的伞”图。“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 “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把伞下的动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
1. “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1)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的天空却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
①“本来“是什么意思?
②外公头顶上的天空为什么变了?体现了外公怎样的感情?
③说说你的体会。
(2)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①“每次““总是”是什么意思?
②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
3. 你又从哪儿感受到了丹丹对外公的爱?
(1)朗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句子。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哪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的那吧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①“仍然”是什么意思?
②从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③练习用“仍然”写一句话。
4. “找出外公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体会情感的变化。”
5. “找出“我“前后动作和神态词语,体会情感的变化。”
学生个别读、接龙式读、分小组读
学生两人小组交流,然后描述所看到的。
学生举手自愿来说,可能不够生动,请别的学生补充。
小组间讨论,派代表来陈述。
. 学生各抒己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写写身边的所见所闻,表现真情实感。
学生找出词语,互相补充,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在学生已经熟悉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又能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旨。
结合词句,抓住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的情感。
培养一边读一遍想的能力。
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会观察生活,提高写的能力。
三、总结全文
四、拓展
五、小结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初二
其它
773字
336人浏览
byokbtf1127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