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目光”导写
[文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目光”一词有三个义项:一是指视线,二是指眼睛的神采,三
是指眼光、见识。
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导写]
这是一道独词型命题作文。作文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文题的提示语,“目光”第一个义项是指视线。所谓视线,原指司机在驾驶车辆时目
光触及固定或者移动物体的直线。视线距离地面的高度,称为视线高度。由此,我们可以得
出写作主题:切莫鼠目寸光,要开阔眼界,将目光放在长远。 “目光”的第二个义项是指眼睛的神采。由此,我们可以透过目光,去窥视人物的心灵
世界,从而挖掘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目光”的第三个义项是指眼光、见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写作主题:反对买椟还珠,
反对目光目光短浅,提倡有鉴识,有原则,有坚守。 根据文题的要求“角度自选”,我们应想好写作的角度,确定好你所写的“目光”,是谁
的目光,其特征是怎样的,目光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如此,你的立意就独特而深刻了。举例
如下:
①写路人对“小悦悦”的目光,揭示社会人情的冷漠与麻木,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
帮助,构建和谐社会。
②写擦鞋工的目光,窥视她的心灵世界,挖掘她的精神品质,比如:她不专注生意,却
专注书本,原因是晚上她要帮助女儿复习功课,表现“母爱伟大”之旨。 ③写狼的目光,揭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④写我八岁时的目光、十三岁时的目光、十八岁时的目光,通过目光的变化来表达对童
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⑤写摄影师的目光,说明若没有灵慧的眼光,就不会发现真正的美,也就不会拍出好的
摄影作品。
⑥写演员的目光,说明一个优秀演员如果只有靓丽的外表,而不会通过眼神来表现人物 的精神世界,那么她便不能演活角色,永远是一个二流演员。 ⑦写《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的目光,表现硬汉精神。 需要提醒的是,行文时一定要对“目光”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和刻画,或者写出“目光”
的变化过程,否则,文章便无情趣,无意味,干瘪而生硬,甚至偏题。
[例文一]
目光
傍晚时的风,刺穿一片又一片霞光,在天边划出一道道血红的口子。风,也吹乱了我的
衣襟。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此时,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闭上眼,目光随风而动。我的目光,是风的味道。这一刻,我觉得:我就是风,风就
是我,在天际消失,又在天际开始,然后去最远的远方。 十月,在众神死亡的草原上,只有一些野花点缀。天,开始下起了小雨。我站在枯黄的
草场里听到了呜咽声。黑夜中,我的目光潜行,压向野草枯黄的苍老。茫茫的夜里,草原上
还立着一个稻草人,黑洞洞的眼里射出凌厉的光,射向没有星星的夜空,星在暗的夜里。稻
草人的目光刺穿了整个的夜色。 我清晰地看到,他那破败的衣衫,在雨中摇摇欲坠;那曾经笔直的双手开始松垮,咯吱
咯吱地叫着;那曾经的刚毅的脸,已经无法在辨别。他没有说话,一句也没有,只是和野草
一起摇动,仿佛已摇动了几千年。 是什么时候,他告别爱情的殿堂,来到这里做一个“铁石心肠”的“船长”,只身守护着
这辽阔的基本无人的“海洋”。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但我还没有看到他的艰辛和落寞。 他一句话也不说,不说。他老了。或许,他年轻的时候就不爱说话。那时候,他年纪轻,
意气风发。他是一个清秀的小伙子。 我想,我的目光已经去了最远的远方,再也无法前行,一遍又一遍绕着我尊敬的船长飞
翔。
天,放晴了。整个草原一片清新。我的目光回到了这边。在这里,我看清了一切,又超
越了一切。一阵泥土的清香,吹走了船长身上像枯草一样的味道。 船长的目光慢慢柔和了起来,他在爱抚他那心爱的黄色的海洋。这一刻,我也仿佛在隐 隐之间看到了野花正在肆意盛放,还有鸟雀漫天。我笑了。船长还是不说话,一句也不
说。
忘记了这是第几个午后了。午后的风,一如往常,穿堂过巷。这一次却穿过了船长的身
躯。我看到了枯草在一根一根地松裂,又一根一根地飘散。 阳光之下,船长轰然倒地。性格坚毅的船长,终于离开了他的草原,他的一生,一句话
也没有留下。他那最后的目光,却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这一刻,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的目光早已穿越了船长。
[评点]
此文用我的“目光”打量“船长”的一生,切入巧妙。通过对“船长”目光的刻画,塑
造了一个坚守理想、甘于寂寞的精神坚守者形象。用我的“目光”“穿越了船长”表达“继承
先辈遗志,还有后来人”之旨。此外,文章情景交融,人境合一,增添了文章的意味。
[例文二]
目光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施达 自从发现菜场边的“旺福”的面味道鲜美,手艺好后,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去那里吃面。
去久了,我发现每天面店附近都有一群人转悠,或聚在一起聊天,或胸前挂着牌子找工作。 这些人中,有一群擦鞋工,都是中年妇女。她们每天起早贪黑,十分辛苦。然而,当我
从这群女工中经过时,我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女工,因为她的目光。 擦鞋工们一般都会自带板凳。没生意的时候,就坐在那里或闲聊,偶尔也打打小牌;有
生意的时候,她们则会一哄而上,你争我抢,唯恐生意被别人做了去。只有她,没生意时,
一个人便坐在树下,手上捧一本小书,大概是教科书吧,有点旧了。她看书时的眼神很平静,
有时嘴唇还蠕动,偶尔也会皱皱眉头,大概是看到什么值得思考的内容了吧。很难见到她主
动去揽客,也许她知道她是争不过那些手脚麻利的女人的,也许她根本就不愿意去抢生意。 有时候她也把目光投向过往的行人,希望他们来照顾她的生意。大概行人也有些厌烦那
些过分“热情”的女工,反而时而不时地主动招呼她来擦鞋。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况且我早
被她那看书的专注的目光吸引住了。 有一天,我起床特别早,来到“旺福”时几乎没有食客,然而,她却早已坐在那儿了,
没有人擦鞋,她在静静地看书,目光专注。我与她打了一下招呼,示意擦鞋。她应了一声,
收起书,拿出擦鞋的工具。我像往常一样坐下。 我的鞋,白色的,很难擦,但是她好像并没有露出难色,目光很专注,仔细地盯着我的
鞋子,仿佛要把它们看透似的。她麻利地带上手套,打好鞋油,然后开始擦鞋。她不爱说话,
很安静,不像其他女工唧唧喳俺。这是我一向的印象。 太静了。我实在忍不住了,便没话找话地与她聊了起来:“我想你很喜欢读书,你看的是
什么书啊?”她先是一愣,然后继续擦鞋,嘴里却回答道:“我女儿的课本”。她又说道:“我
女儿上小学,我要学会这些词语,晚上才能辅导她。”我随意“哦”了一声,又问道:“你女
儿成绩不错吧?”
目光议论文
初一
记叙文
21463字
1742人浏览
遥遥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