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月13日
“呼,解脱了”同桌王哲豪叹了一口气。将这学期所有的压力排出体外,渐渐升华。
考试结束了。
寒假来临了。
“呜呜呜”,船儿哼着小曲;“叮叮咚咚”,浪花吻着礁石,弹着“琴”,为它伴奏。西北风也不甘示弱,“呼——呼——”地拉着二胡„„
我站在甲板上,静静地欣赏着这支美妙的交响曲,考场的点点滴滴随着风儿,飘到了九霄云外。
“忘了这一切,无论考好考坏。”我心里默念着。
好好过这个寒假,以更好地迎接1年后的中考。
二
1月14日 “初二寒假,
是初中的最后一个真正的假期。
以后,那些所谓的假期都将成为中考的营养品。
“让我上会儿网吧”我苦苦哀求着,将《思想品德》书上关于网络的好处都搬了出来。终于妈妈答应了。但是,必须约法三章,她说。
1. 上午不能上网,每天必须保持充足的学习时间
2. 不能玩游戏
3. 开学前一星期停止上网,将心收回来。
哎„„小小少年,背着书包,做不完的作业。
比起别人,我还是幸福的,至少„„
三
1月15日
假期见闻之“跳楼”事件
场景一:
听说时间:2009年1月14日
事发时间:不祥
听说地点:互联网QQ by某同学
事发地点:岱山初级中学4楼
“从这里飞下去感觉很爽。”小镭(化名,以前同学)为了逞英雄,说。 “那你敢不敢跳下去?”某同学在一旁怂恿着。
“跳就跳”说着,爬上阳台,纵身一跃,从4楼阳台跳到了3楼„„
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该同学现在已在岱山中医院住院,两腿骨折。估计下学期不能上学。
场景二:
某网络游戏中,战斗死亡可以重新复活,之需扣除金钱。
感想: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逞英雄。各地每年都有玩游戏成你而跳楼事件,我们不能沉迷于游戏中,把生命当作游戏,为了刺激将生命作为代价。
四
对该帖子的见解
1月16日
进来逛【成长在线】,很多同龄人(包括老师)对“到底家长是关心他们自己以后的生活还是我们?”帖子发表了见解。
以下为本人对该帖子的进一步见解。
[quote]原帖由 俞望涵 于 2009-1-16 11:43 发表
你们自己说
家长每天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
但是换个角度
我们的生活好了
那么他们的生活能差到哪里去? [/quote]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场景一:
某“有钱人”在外地“发财”,老母亲在家准备好了年夜饭,却接到“有钱人”的电话“不能回家过年。。。”
场景二:
儿子大学毕业,母亲拿出多年的积蓄,为儿子买房子,娶媳妇。。。
你说,父母是为了自己吗,要是为了自己老了能过上好生活,那么,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吧。十月怀胎,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上小学,中学,大学。。。 还尽力上你上最好的学校,那是为了自己吗?那是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 举个反例:
要是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为何不把钱扔进保险公司,现在养老保险多的是。。。
总而言之,大多数父母要我们好好i 读书是为了我们,为了亲情。。。(自然也不能排出例外。)我们绝不能因为与父母有代沟句误解父母。要学会理解,换位思考,深层次地理解父母。也许这样之后,你会认为:
寒假作文集
初三
其它
9844字
263人浏览
sallys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