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真好》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解决生字词,了解作者
2. 抓住文眼,梳理文章思路
3. 作者认为下雨天好的原因
学习重点 掌握课文生字词,梳理文章思路
学习难点 作者认为下雨天好的原因
课前预习
1 给下面黑体字注音
湿漉漉( ) 魂牵梦萦( ) 熹( )微 黏溻塌( )
摇曳( ) 淅( )沥( ) 静谧( )
相和( )
2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1917年出生,( )女作家。原名( 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琴心》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 》的作者。
自学指导
(一) 默读课文前两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下雨天真好”? (用原句回答。)
(二)速读(3---16自然段)
本文是一篇回忆为主的散文,文中回忆了哪些事情? 作者为什么认为“下雨天,真好”?
(提示:童年——六岁;少年——上中学;青年——长大)
用“下雨天,可以________,真好”的句式来说话
(三)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根据课前预习时的问题:本文写了什么人在什么时期的事?)
合作探究
文章写了许多似乎不相干的人和事,但并不显得杂乱,这是为什么?
当堂训练
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徜( )徉( )茶几( )檀( )香
徘( )徊( )书斋( )
2. 选择正确的汉字
①在 (稀 熹 喜 细)微的晨光中,我望着母亲的脸,她的额角方方正正。 ②想见这位大文豪和林处士徜徉林泉之间, (留恋 流连 留连)往返的情趣。
3.在作者眼里,下雨天有哪些好处。
总结提升
本文是以孩童的口吻写出的一首怀旧作品。全文叙写她童年家乡生活的情趣,按照童年少年青年的顺序,以“真好”为主线,贯串和雨相关的人与事。一转眼,时间从孩提顽童跳到成了大学堂的女学生,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使对雨天的感受不同以往,反而是对家乡父母的思念,借着下雨天,将自己带回到父母身边。
第二课
学习目标
1.理解雨天情趣内涵,体悟主旨。
2.体味作者怀旧抒情中蕴含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自学指导
一.读课文思考: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母亲性情慈善
三 深情朗读课文,并说说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和细节。
第一句:“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第二句:“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家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第三句;“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侵在雨的欢乐中”。
三.用自己的话概括雨天情趣的内涵
四、通过这些人和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还把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
当堂训练
一. 品味下列语句,说出这些句子表达的效果。
(1) 下雨天真好,有吃有玩,长工们个个疼我,家里人多,我就不寂寞了。
下雨天真好
初一
记叙文
3735字
536人浏览
smith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