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4.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 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准备:
《水调歌头》的诗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9 月8 日 总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指导书写及积累1个多音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离我们不远了,大家在中秋节那天都会吃月饼,那么大家知道吃月饼有什么寓意吗?
2、交流反馈(希望月圆人圆,一家人都团聚啊!所以离乡背井的人在那天就会特别想念家人)引导学生说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的诗人苏轼在那天就是这样的心情,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苏轼,走进课文。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苏辙 埋怨 宽慰 官员 品尝 观赏 心绪不宁 眼睁睁
悲欢离合 隐藏 阴晴圆缺 虽然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2)学生自由读一遍——指名朗读,并进行评读。重点指出多音字“埋怨”的读法。
(3)讨论不懂的词语。
(4)指名读课文,难读的地方重点指导。
3、交流文章大意: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
三、指导书写
1、自主记忆生字。
2、点拨字形,如:“隐”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和字的结构。
3、钢笔描红。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钢笔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9 月 8 日 总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有关情感变化的词语“思念”、“埋怨”、“宽慰”,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真正了解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了解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集体纠正。
3、默读课文,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
4、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板书:
(思念)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二、精读1-3小节,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心绪。
1、自读1-3小节,在自读中边圈边画边思考:为什么思念?
2、在交流反馈中,相机指导:
(1)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这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2)“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圈出“欢欢喜喜”、“观赏”,这样的情景就更令人羡慕了,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2但愿人长久
初二
散文
2124字
74人浏览
熊子强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