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印52份
一.认识话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的概念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就是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题面上一般不会有观点、主题上的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因此,这类作文选材广泛,使学生有话可说,立意结构上能让学生深思巧谋,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突出学生的个性特征,深受师生的欢迎。如1999年中考作文题是有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中考作文题由四种各不相同的图形的分析,引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要求围绕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写一篇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其它形式的文章。
话题作文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简短提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要求。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一段小故事等,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境界。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理解材料,扩展思维。“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对话题的材料关系的分析把握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作文要求则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文体、篇幅等的要求。当然,话题作文的题型也并非上述这么一种,比如有的没有简短提示语;有的没有具体材料,直接就是一段分析提示性的语言;有的只给出一段比较明了的材料而不是提出明确的话题,等等。
正确认识和理解材料、提示语、话题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材料、提示语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减缓学生审题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话题、明确要求。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1. 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是考生所熟悉的或应该知道的。对这一话题,学生能有所感触,能有话可说。
(2)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给一个范围,是由头,材料引出划定的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考生可以由材料出发,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所写的内容与话题述及的内容、结论相关即可。
(3)话题作文的内容不作较死的限制。要求比较宽松,显得比较宽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狭小空间,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4)文体淡化更为彻底,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避免了大家共写一种文体、单调专一,限制学生选择的现象。只要没有特殊限制(或不许写成诗歌)。文体的开放,一般文体上除诗歌,不作其他限制。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杂文、甚至散文、小说、寓言、散文诗等。不限文体,以便给各有专长的学生提供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个性发展的公平竟争机会。
(5)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较以前放得更开,一般不少于800字。
(6)话题作文不限定文题。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
。由于话题作文限定较少,考生在作文立意、结构、取材、及其表达上,都能表现出创意考生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从面上看,话题作文考生可以耳闻四路,旁骛八极,内容可辐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点上看,话题作文可以挖掘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从事实挖掘对人生的感悟,可
2 以表现形象的细节。应该说,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也避免了命题作文因思维定时而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
2.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1)对材料的处理方式不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材料的处理、运用不完全一样,试题中的指令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是写作者进行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考生必须依据材料作文,或根据材料提出论点,或直接运用材料作论据,或选用与试题材料性质相一致的其他材料写议论文。写记叙文,文章的主题、内容也必须与材料的内容一致,限制较死。话题作文中虽然也有材料,但那材料只起帮助写作者加深理解话题的作用,考生写作时可以不使用试题提供的材料。其实,命题者在命题时,也可以不给材料,可只给一个话题让考生作文。目前,话题作文大多既提供话题,也提供材料,但那材料只是对话题的一个解释或一个说明。
(2)对立意的要求不同。在材料作文中,作者的立意或立论必须从材料中来,不论是否愿意,立意必须紧扣材料,要求作者对材料所限制的或暗示的思想倾向能准确理解,作文不得“偏离题意”。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只是一个范围,立意立论只要在话题范围之内,都可视为符合题意。................................话题作文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它在试题中明确规定“立意自定”,把立意的自由还给了学生。立意一定,他们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们想像的翅膀可以自由翱翔,留给考生展示才华的空间比较大。
(3)对文体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材料作文往往暗含写作者必须写议论文这一要求,会写议论文的要写,不会写议论文的也要硬着头皮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空间相对比较小。话题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要求考生“文体自选”,考生可选议论文来写,也可选记叙文来写,还可写成散文、写成小说,或者写成通讯、微型报告文学等。
3.“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
① 话题作文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其题仅仅是提示一下内容指向;而命题作文一般提供的是中心意思(当然命题本身是话题的除外)
②话题要求所写内容与之相关即可;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语
③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某些命题作文
④话题作文作者可以自拟文题,而命题作文作者当然不能另命文题。
三.话题作文的写作
(一)话题作文的审题(弄清题目的意义范围和指向)
1. 分析话题中关键词的含义以及语词之间的意义关系。
忙 肩膀 留给明天 人与路 雕琢心中的天使 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
2. 关注原材料对话题(题目)的提示或限制。提示语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话题,更有效的打开思路。
例1:买镜子,有的人要买清晰的,有的人要买模糊的,请你以“买镜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有的人要买清晰的,有的人要买模糊的”这一句提示考生要从“人对自我认识的态度”去谈“买镜子”。
例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一番盛开怒放之后,一片片鲜艳的桃花随风飘落到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到这情景黯然神伤,对桃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那花儿呢?难道你不知道,没有了花儿你就没有了美?”
“这个我当然知道。”桃树平静地说,“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必须放弃现在的美丽。” 这个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请以“放弃与追求”为话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
3 拟。
“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必须放弃现在的美丽”这一句提示考生“放弃”的内容也是对自己有正面价值的。所以,不能写“放弃自私、放弃猜忌、放弃懒惰”之类的内容。
例3:作文题目:古今中外的人,大多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有的人追求真理,有的人追求权利,有的人追求享受,还有的人追求理想、名誉、健康,„„
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内容与“追求”有关即可。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③表达方式不限,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可描写,可选用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
从提示语可以看出:(1)从写作对象上看,可以写“我”的追求,也可以写其他人的追求。 (2)从写作内容上看,可以写追求的目标,如:真理、权利、享受。理想、名誉、健康„„;可以写追求的方式、方法等。 (3)从写作的表达方式看,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成散文、杂文、甚至寓言、童话等等。
(二)话题作文的立意(确定在文中试想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1. 一般有三个思想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名词概念类话题,多从“是什么”的角度立意
行为动作类话题,多从“为什么”的角度立意
关系式话题,考察语词之间的关系,以对其关系的认识来立意。受到篇幅的限制,一篇文章只宜选择一个角度来写,内容集中,易于拓展深化。
2. 观点的表述:
A. 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写。观点句和段落中心句的基本表达句式是:话题+是+判断内容
比如:北京的标志是八达岭长城那一段凝固的历史
这个模式有时也可以倒着说,变为:判断内容+是+话题
比如:八达岭长城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是北京的标志
B. 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写。观点句和段落中心句的基本表达句式是:
①把话题设定为“因”,然后从不同角度去探寻“果”。
比如:忙,我们活得更充实。忙,世界变得更美好。忙,情感越来越淡漠。
②把话题设定为“果”,然后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因”。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忙。追求事业的成功,忙。竞争有压力,忙。
③关系式话题,观点句和段落中心句的基本表达句式是:
为了„„你(我、他、我们„„)„„\为了民族和亲,她选择了异域黄沙
„„,因为„„\善待自然,因为那片曾经美丽的土地
„„,从„„来\生命的质量,从奋斗中来
„„,也„„\生活很实际,也很美好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高中
其它
12017字
686人浏览
HDD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