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第十一册 第 1 页 共 1 页 语文 第十一册
《捏鸡蛋》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能力目标:
1. 养成观察的习惯。
2. 学会写观察“捏鸡蛋”游戏作文。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文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写观察“捏鸡蛋”游戏作文。
教学难点:
1. 保证鸡蛋不出意外破损。
2. 学会观察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趣引入
1. 老师小心翼翼地从盒子里拿出鸡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对,它就是——鸡蛋。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老师拿鸡蛋的样子吗?
生:拿
师:是的,怎么拿的?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语文 第十一册 第 2 页 共 2 页 生:小心
师:你真会观察。孩子们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小心?
生:害怕把鸡蛋弄破了。
师:是的,老师小心翼翼就是怕把鸡蛋弄破。如果我们来捏鸡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捏鸡蛋。(板书:捏鸡蛋)
2. 引导学生读课题。(注意“捏”字是生字,书写注音并引导学生读准鼻音。) 师:同学们起读课题。注意“捏”字是鼻音。
(二)、活动体验,说话训练 1、请一位同学捏鸡蛋
(1)活动要求
师:好,注意观察,我们就这样捏鸡蛋:鸡蛋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师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待会儿同学在捏的时候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看他的表情、动作,听声音,想他捏鸡蛋时心里的想法。(板书:看听想) (2)引导学生观察捏鸡蛋的过程。 师:哪位同学来试试?看,他多自信啊!老师把鸡蛋放在了他的手心里,小眼睛注意观察。(此时所有的小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手中的鸡蛋,充满了好奇。)
(第一次孩子很轻松地捏,没捏破,他显得有些遗憾。) 师:轻轻捏怎么能捏破呢?
生:(急迫地)老师,我可以再捏一次吗?
师:(高兴,激励地)行,注意观察他这次的表情、动作有什么变化。 (第二次孩子挽袖子,用力地捏,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台下的孩子们都在给
语文 第十一册 第 3 页 共 3 页 他捏把劲呢。可还是没有捏破。孩子摇了摇头,感觉鸡蛋真是太硬了。) 师:用了好大的力啊,还是没捏破,还想再捏一次吗?
生:(大声地,激动地)想! 师:好,注意他这次的表情动作又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边观察,一边给他加油!
(第三次孩子更用力了,弯腰,跨腿,脸红,发出“哼哼”的声音,可还是没有捏破。台下的孩子们发出了惊奇的“啊”声,表示太不可理解了。) 师:(安慰)没关系,看来这鸡蛋的确太硬了! (3)说话训练,评价指导,从说句子到说一段话
师:谁来说说,刚才你观察到了什么?(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引导学生说话。)
生:我看到他先很自信,轻轻捏鸡蛋,没有捏破。
师:恩,你从哪里看到他自信了? 生:他大步大步的跑上台,显得很轻松。可能他觉得小小的鸡蛋,很容易捏破吧。
师:了不起的孩子,他的每个动作都在你的眼里。表示自信的词语有哪些? 生:信心十足
生:胸有成竹
生:成竹在胸
师:对,这些都可以表示很有信心。谁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观察到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鸡蛋捏破。
师:九牛二虎之力用得好,表示力气用得很大。还可以怎么说?
语文 第十一册 第 4 页 共 4 页 生:还可以说用尽全力,竭尽全力。
师:对,这些词都可以表示用的力气很大。谁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他第三次捏鸡蛋的时候脸都红了,弯下了腰,用了好大的力气。 师:(竖起大拇指)会观察,而且说的时候带上了感情,就好象是自己在捏鸡蛋。这样让我们听话的人感觉更有趣味了。(板书:有趣味) 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带上自己的感情,别人听起来就更有趣味了,给人的印象也就更加的深刻了。
生:我看到他捏啊,捏啊,可鸡蛋却完好无损,象个石头。
师:(惊喜地)他观察得仔细,所以说的就好,你看完好无损这个词用得多好啊!孩子们听出来了吗?把比作?
生:把鸡蛋比做石头。
师: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还可以比作钢铁。 师:对啊,用上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能让听话的人感觉更加有趣味。
师:孩子们回忆一下,他捏了几次?
生:三次 师:每一次的动作、表情都相同吗?(同学们都摇头)谁来说说你看到有什么不同? 生:他第一次是轻轻地捏,鸡蛋没有破。第二次他用了更大一点的力气,可还是没有捏破。第三次,他用了全身的力气可鸡蛋还是没有破。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在说的时候用上了第一次,
语文 第十一册 第 5 页 共 5 页 第二次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就说得更加有——
生:顺序了
生:有条理了
师:对,更加有条理了。(板书:有条理)我们知道的还有那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生:先,再,接着…… 师:对,我们在说话的时候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就更有条理了。谁再来更具体地说说你看到的。
生:我看到……
师:(不由自主地鼓掌)说得好,特别把他第二、三次捏鸡蛋时的样子表现了出来,真是又有条理又有趣味!孩子们想想他上台和下台时有什么不同? 生:我看到他上台时信心十足,大步跑上讲台。最后鸡蛋没有捏破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下台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太好了,把他捏鸡蛋前后的样子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老师给你个建议,如果带上感情来说就更好了,再说一遍。
生:(有感情地重说一遍)
师:孩子们在他捏鸡蛋的过程中听到了些什么呢?(手指板书,听) 生:我听到他第一次没捏破,他说:“老师,我能再捏一次吗?”
生:我听到他第三次捏的时候嘴里发出了:“哼哼”的声音,感觉用的力气好大。
语文第十一册《捏鸡蛋》
一年级
记叙文
3083字
196人浏览
文库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