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方言
我的家乡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2′~104°49′,北纬33°26′~35°07′,全县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凉爽,是旅游观光、避署纳凉的好去处;渭源县地处西秦岭山脉的南部地槽与黄土高原台地的交汇地带也是渭河与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种特殊的地形结构和独特气候特征造就了比较富饶的特产资源:这里盛产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已两千多年的历史,有" 千年药乡" 之美誉。由于海拔高、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出产的中药材以品质好、无污染、药用价值高久负盛名,自古以来就有" 渭水当归传两广" 之说。野生药材多达400种,家种药材主要有:当归、党参、红芪、黄芪,年种植约30多万亩,产量达6万多吨,同时,还种生地、大黄、板兰根、防风、柴胡、甘草、秦艽等十多种名贵药材。这里是全国有名的" 良种洋芋之乡" ,良种洋芋种植面积30多万亩,产量达60万吨,已成为周边各县和邻近省、市良种洋芋供应中心。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全国独一无二的卧式悬臂木拱桥-----灞陵桥,有葬有商朝遗臣伯夷、叔齐的首阳山,有秦长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莲峰山等多处旅游景点。除以上三个主要优势资源外 ,渭源县还出产蕨菜、蚕豆、卧龙头(刺嫩芽)、高原花粉蜂蜜等天然绿色食品。渭源县腐植酸泥炭蕴藏量极大,可生产复合肥,提炼腐植酸钠等多种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渭源县畜产品资源丰富,这里近65万亩的天然草场,大量养牛、羊、马、鹿,畜产品加工前景可观。
古音古韵的定西渭源方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约定俗成。如三国时期,莲峰属于魏蜀拉锯式的交战地带,可能今天这块地方归刘“蜀军”所占领归而曹“魏军”,因而人们口头谈论时就说,这是“刘的”(你的),那是“曹的”(我的)。久而久之,将“刘的”和“曹的”用作人称代词。又因为“刘字”与“牛”字发音相近,时间一长,慢慢地就把“刘”说成了“牛”,有时候农村说成牛[读酒]“刘”的就成了“牛的”。莲峰人口语中的“马勺”,指盛饭舀水用的长柄大勺。元杂剧《秋胡戏妻》中有句“媳妇儿,你只待敦胡芦摔马杓哩”。莲峰人至今还通常把父亲叫“达达”" 阿达"" 爱达" ,这实际上是元朝蒙古人对长者的尊称,还有一些方言和现在普通话一对照,也很有意思。
至答-指这里
务答-指那里
热头儿-指太阳
阿公、阿家-指公公、婆婆
长虫-指蛇
你少“郝”撒!和豪耸(一般用来形容女孩爱打扮,并且很过分) 狗狗----狗娃----鬼子孙 长辈称呼小孩子
辣辣声呀-辣辣叶-助词厉害的意思
侨着:别人说话你不要插嘴
惦东:人老了不明事理.
耍子:玩耍
片船:(片闲) 聊天.
活结:工作.(你有色活结要个帮忙不? 意为, 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头和里不和事:头脑不灵活, 转不进弯.
死皮:(同白莫治) 无奈.
时间类:
东方痛了——拂晓时分。
麻麻个——凌晨。
干粮时候——早上10点左右
晌午——下午四五点左右。
年斯个------去年。
前年个———前年
明早——明天
后早——后天
外后早——大后天
多暂------ 什么时候。
满年------ 往年。
将将个——刚才
歇后语:
把屎拿塞(虱子)——一功两得
城隍爷刀骡子——闲畜生
簸箩黑来睡觉--完着来
烟洞眼里掏雀儿来-------- 没在五和头(没在那里头)。 黄瓜打驴来—— 半截子裸脱了。
乡里人背锅--------定(钉) 的
下山的驴臭棍-------- 吃劲。
脱裤子放屁——闲办的手续
轳楮拉这半坡老-------上不得到哈不得
一根筷子吃散饭——揽着宽得很
吹着喇叭丢盹哩--------把事没当事。
脚把骨上挽麻绳---------拉倒。
捣牛钩子--庄稼人自嘲
你挂你刀瓶子, 个摇个刀铃子.[这是说给人治病, 医药阴阳两不误] 飞老飞恰, 野狐刀实刀.[这是表示把人看凑仪老]
俗语
驴乏了怨臭棍。
兔儿不急不咬人。
小腿拧不过大腿。
三个阴阳定不哈(下)一个驴榷
尿尿不捉求, 耍都龙抬头
三节(脚) 踏不出来块冷屁.[比喻人内向腼腆或没有自己的观点] 食品类:
懒疙瘩--------用杂面做的疙瘩类面食
长饭-------- 长面条
阔子--婊子的意思(我这样理解)
孽障---懦弱,与“很”相对
日出龟---滑稽的样子
缓着—— 休息的意思。
叶子麻---胆子大,敢做
愁或者--还可以
场乎大--情况大
冲心------------看不惯某人,讨厌某人。有时候老人爱孩子的哈
心疼--漂亮
动词类:
我的家乡方言
初一
记叙文
2343字
1817人浏览
飞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