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落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重点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①感受富于哲理的变化的语言。
②学习托物言志的抒情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落叶的伟大:凋落自己,换来新生。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富含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计划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叶落知天下秋”。许多作家往往借落叶抒发寂寞、孤独、悲凉、愁怅之感,这也是我们学生写作文经常涉入的角度。想一想,除了悲凉感伤的气氛,我们就没有其他写作的新意了?当然不是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另辟蹊径,用优美细腻的笔调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秋日落叶图,并从中给我们以生命的启示。 那么,我们就来好好学习一下前辈的佳作:
二、资料助读
1、 贾平凹 (1952~)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2、法桐学名悬铃木,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由于最初由法国人种植于中国的上海法租界内,故称之为“法国梧桐”。法桐株型高大,蔚为壮观,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伟岸、雄奇、实用性和观赏性极强。有着“行道树之王”的美称。
3、有关写落叶和梧桐的诗句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虞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唐子西语录
东篱菊酒秋风过, 满目唯留落叶频
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地难为情
月团新碾瀹花瓶,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榈庭多落叶, 慨然知已秋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听雨寒更尽, 开门落叶深
西风扬子江边柳, 落叶不如离思多。
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
雨打芭蕉云落叶 风吹杨柳花飞絮
闾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知道对于散文,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你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初读的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这篇散文写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交流学习结果
(1)注音
风姿绰约chu ò 憧憬ch ōng 婀娜ēnu ó 寒伧chen 停滞zh ì
(2)词语解释
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丰姿,也作风姿,风度姿态。
憧憬:向往。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寒伧:这里是丑陋、难看的意思。
2016_2017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0落叶教学设计
初三
记叙文
3670字
123人浏览
a4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