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绿色行动》教学设计
总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未来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环保与生活》中的第二个主题《绿色行动》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基础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这节课主要通过调查身边生活环境,发现环保好去处、好做法及不环保的行为、现象与问题,进而从正反两方面探究环保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告别陋习,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明白构建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是很强,但他们能通过自己眼睛的观察,身体的接触,心灵的感受,认识白色垃圾,了解绿色生活的重要性。感受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人们应保护自己的人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垃圾,认识到白色垃圾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
2.能够分类处理垃圾。
3.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克服生活中的陋习,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垃圾,认识到白色垃圾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
2.能分类处理垃圾,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克服生活中的陋习,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
教学策略:
1. 对教材没有采取灌输式的“讲”,而是利用文本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学生“想”,想就是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构建的学习过程,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对学习资料的加工与整合。
2.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教学目的不仅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还要有适当的措施保护环境,这就是运用学习的知识技能知道自己的生活。
教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调查、观察、思考、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学图片
学生:查找资料,用废旧物制作手工作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出示诗歌《家》。
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谁能有感情的给大家朗诵出这首诗歌。
(指名朗读,齐读)
2. 补充诗歌。
学生们我们今天也来当一次诗人吧!
我们坐在教室里,( )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是关小的一员,( )也是我们的家。
阎良是我们的家乡,( )就是我们的家。
(师生共同完成)
3. 出示身边熟悉的优美的图片
教室、学校、阎良都是我们的家,现在随着老师的镜头看看我们的家,看到你熟悉的地方大声的说出来。
(边看边说)
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回答)
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老师也拍到了这样的图片,看到刚才这几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名回答)
变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情景?那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板书:绿色行动)
二、认识白色垃圾及其危害
1.调查班里倒过垃圾的同学,都倒过什么垃圾?
(倒过垃圾的同学请举手,说一说你都倒过什么垃圾,指名回答)
2.出示白色垃圾图片。
讨论:
(1)什么是白色垃圾? (提示:不是白颜色的垃圾就是白色垃圾,如:纸是可回收垃圾。)
(2)白色垃圾污染有什么危害?(观看图片)
(3)怎样减少白色垃圾。
(4)全班汇报交流
3.小结:
塑料袋200年的时间不能降解,回收价值较低,使用塑料袋会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动物当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同时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垃圾,垃圾也有他们的家,下面我们来看这段视频。)
三、分类处理垃圾。
1.观看垃圾分类视频。
《绿色行动》教学设计
五年级
记叙文
1867字
565人浏览
傻子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