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留一条缝隙”材料作文点评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 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
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
理一样,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
•
•
•
•
•
•
•
•
•
2 • 思路导引
• 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
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
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
• [写作提示]做人和处事,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
让,凡事追求“团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好题目:
• 1、一米阳光
• 2、留白的艺术
• 3、一条缝隙 一片天空
3 • 4、人生忌满
• 5、求全责备害处多
• 6、求全反“碎” ……
• 存在问题:一是对话题理解不全面,重心把握不准确。单纯抽取“缝隙”二字另
作他解(是希望、是回忆),甚至脱离话题直接大谈特谈宽容,不懂得切题。二是对例子的论述牵强,没“拗”过来。三是行文冗长,泛泛而谈。
• 立意:
• 1、 环境保护,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
• 2、 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
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 3、 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 4、 给异于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
• 5、 写文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此类作品的赏析)。
• 6、 凡事要留回旋的余地。
• 错误立意:
• 1、 缝隙就是错误、遗憾、挫折,人生因为有它们而更精彩。
• 2、 给青春留下缝隙,缝隙就是信念、勇气、希望。
• 3、 论残缺美。
•
• 学生优秀习作
• 1岂独木工也哉
4 • 这的确是个优秀的木匠。
•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一道缝隙”:母亲一句柔和宽慰的话语,教师
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这些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 • 没有一丝空隙是可怕的:三国时代的孔明与周瑜的故事为人所熟知。周瑜
忍受不了诸葛亮比自已聪明这一事实,屡次设计想羞辱算计他,结果很悲惨,被活活气死。这个故事很简单,本来如果周瑜承认现实,给自己留有空隙,两大谋臣携手合作,曹操要想轻松夺取蜀、吴两国恐大不易,换句话说:周瑜的固执,害了自己,害了国家。着实可怕。
• 再来看历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的故事。
• 晋文公重耳流亡外地,其间拜访了各国诸侯,可是由于他无权无势,无人
肯真心帮助他,最后逃亡到秦国,秦王用隆重的礼节招待了他,还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他,并且帮助他回到了晋国,登上王位。当时重耳十分激动,他对天发誓:“倘二军交战,我必令军队避后三舍。”不久,两国果真交战,晋文公果真命令军队退后三舍(折合九十里),而秦国的军队仍穷追不已。这时,所有的晋军将士们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的怒火,拼抢着冲锋杀敌,把秦军打得溃不成军,成得臣因此自刎。
• 晋文公履行了承诺。他留下了一条长九十里的缝隙,可成得臣不干,他硬
要生生地堵着这条缝隙,非要拼出个你死我活才算数。着实可怕。
留一条缝隙材料作文点评
初一
议论文
9060字
1125人浏览
宽和相声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