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意思大家都懂,就是说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聪明能干的巧妇尚且如此,刚学写作的孩子没材料写不出作文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没坐过飞机何来坐飞机的感受?没见过牛马,怎么写它们的习性?作文是什么?就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过程。只有在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参与之后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文这件事是离不开生活的,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作为一个好妈妈,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生活中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能信手拈来。
小学阶段的作文无外乎这样几方面: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写信、倡议书)写人(同龄的、亲人、老师)写事(难忘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场景(班会、运动会、大队会、一项有趣的游戏……)写景(校园里或公园里一处景物)写物(小动物、植物、静物、水果、蔬菜)还有就是想象作文。
看到这,有的妈妈会惊呼:这么多啊,我该从哪下手呢?不要急,教你一个小窍门,偷偷地翻看孩子的新书做到心中有数,半年的时间里渗透7、8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吧!有人又要说了:为啥是偷偷地瞧呢?咱就光明正大地看呗!要是直白的告诉孩子,我带你去哪玩是为了写xx 作文,我带你去哪看是为了写xx 作文,那玩乐的兴趣定会丢失一半, 但要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我以三年级上学期的写一处景物为例,说说我的具体做法。
按照教材的进度学到这一单元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树木花草大多凋零了,如平时缺少观察,写起来将是一件困难的事儿。于是在春天树木刚发芽的时候我就开始引导儿子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如叶子的大小,颜色的深浅、枝条的数量等,有时候我也做出感慨的样子,给他灌输一些好词佳句:描写春天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啊;万条垂下绿丝绦啊;描写夏天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描写秋天的——落叶像一群群黄蝴蝶在翩翩起舞; 描写冬天的光秃秃的,像一幅古画……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和儿子一起温习几遍。对于树木的高矮,粗细等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如相当于几层楼高啊,几个小朋友能合抱过来等。有了这些资料,写这个作文还不是水到渠成啊!(儿子的博文高大的杨树)
为了孩子有材料可写,有感情可抒,家里面养几盆绿色的植物是很有必要的,哪怕是只养了一盆仙人球。(不起眼的外形和查找到的仙人球的多功能还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呢!)(儿子的博文我家的香水兰)
如果您和我一样对养宠物不感兴趣,那也没关系,散步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招人喜爱的小猫小狗吧,挑一个两个的仔细看看它的外形,再和主人聊聊它的习性,这小动物的作文不就搞定了嘛!(儿子的博文让我又爱又怕的小狗毛毛(发表在华商晨报))
最后说说这个静物怎么写。家里面小闹钟、小摆设一般都会有吧!看看它的外形(颜色、形状、大小)再写写它的功能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那就OK 啦! 水果蔬菜都是这个思路,咱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最后再尝一尝,既享了口福又写了作文可谓是一举两得吧!
最后我再啰嗦一句,做事儿的时候让咱的孩儿多说一说,有空的时候让咱的孩儿多出去走走,见得多必定识得广,见得多必定有话说,那作文还有何难?好妈妈就是一个好导演,我想信在你精心地策划下,咱的孩儿作文一定是篇篇精彩!
好妈妈教出好作文——我教儿子写游记 (2010-02-21 18:59:04)
标签: 育儿
游记 分类:教书育儿谈感悟
好妈妈
好作文
少儿博客
征文
教育
1月18日,带着儿子、老爸、老妈和一帮好友去三亚游玩了10天。临出发前和儿子约定每天要写一篇游记,小子嘴上答应好好的也像模像样地在包包里装了一个日记本,可到了那就变卦了,不是借口太累就是借口太困,10天下来只写了一篇(质量还不高)。
旅游结束了,借口也用完了,寒假里老师留的20篇日记,也得开始写了。像往常一样,儿子溜溜达达地来到我身边,讨好似的搂着我的脖子,贴着我的脸,讪笑着说:妈妈,你说我这“杨一波游记”
该写点啥呢?
那你告诉妈妈,什么是“游记”?早就料到他有此一问,我也是有备而来
游记就是告诉别人什么时间我去哪玩了,我在那里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的心情怎么样呗!
说得不错!这就是游记。把你说的这几点都写出来就可以啦! 就这么简单?
对啊,就这么简单。但这只能说是写出来了,要想写好,还得讲技巧! 那你快点告诉我啊?
你先自己说说看!
我觉得应该在文章的开头介绍一下这个景区的具体位置,和我去游玩的时间。记不清楚的地方我就上网找或者是去看看景区的门票。 说得好啊!这就叫“查找资料法”。
然后啊,我去看看照片,回忆回忆哪些地方我最难忘,我就详详细细地写,其他的一笔带过。
这就叫——“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还有吗?
小子在我的鼓励下,兴趣很浓,歪着小脑袋仔细地想起来……
妈妈告诉你,有一种方法叫“引用法”。你想一想,可以引用些什么呢?我提示你啊,“中国的三亚,世界的博鳌”这句话我是从哪引用来的?
是广告语,导游阿姨也说过的。
对啊,那我就可以把这句话放在游记的开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啊!你再想想,还有吗?
我想起来了,在玉带滩上,我看见波浪翻滚,我可以引用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万泉河上坐船,我还可以引用你当时唱的那首歌“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我和小子竟然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对呀!你小子说得好啊!在写博鳌的时候,你还可以引用博鳌的传说故事呢!你瞧瞧,如果把这些都用上,你的文章得多生动啊!我们来总结一下,引用的内容可以是“广告语、古诗词、歌曲、传说故事”等。 小子听了我的话兴奋得小脸通红,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小模样。
还有一点也一定要注意,写游记一定要有主线,不能东一句西一句的。要按照游览顺序来写,景点与景点之间要有过渡句,这样看起来才连贯。 小子听了我的话连连点头,可还没过几分钟,新的问题就来了:妈妈,那你说南山寺咋写啊?也没有传说,我在里面也没玩什么?
哦,这是个问题。那你告诉妈妈,南山寺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海上观音特别高,特别壮观,!南山寺植物很多,很漂亮!
是啊,但是没去过的人只听你说高、壮观、漂亮,他能体会得到吗? 不能啊!小子摇摇头。
那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没去过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 对啊!我可以写一写观音有多高,她是什么样子的,我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对啦!小子高兴得拍了一下床接着说:我还可以在文章里加上一些照片。
这也是一种好方法——数据说明法和图文并茂法。
其实游记的种类很多,我搂着他娓娓道来:有记叙型,抒情型,写景型,说理型……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自己慢慢去领悟吧! 看着听得入了神的小子,我拍了拍他的屁股,轻声说:我说小小徐霞客啊,脑子是不是有点乱啊?赶紧从头捋一捋思路去吧!
小子忽的挺直了腰板儿,用小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屁股,嘴里喊着:驾,驾……冲着书房欢快地跑去。
我在后面不放心地又加上了一句——别忘了用上修辞方法,什么比喻啊,拟人啊,要是能写排比就更好啦……
从教这些年来,教授最多的年级是三年。用我们的行话来说:三年级是一个“塌腰”阶段,教师很累学生很受伤。导致“塌腰”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孩子们不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不该写什么,不知道为啥老师总是说我的作文不具体、不详细?(明明我把从早到晚发生的事情全部老实交代了啊!)儿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写啥啊?我咋写啊?
我认为学作文和学走路是一个道理,只有会走了你才能跑,所以我们第一步先来学走路(也就是仿写),仿谁来写呢?当然是你认为的好文章喽!那么我该仿些啥呢—— (一)仿文题
同内容:儿子在学完《难忘的八个字》后,写了 难忘的十个字 ,学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后写了冬天的雪花飘飘飘 ,看了我的博文父爱似酒 愈久弥香写了父爱似茶 越品越香 。
同格式:仿照《xx 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写了老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仿《有趣的作业》写了有趣的发现 。仿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格式写了我的快板我的爱 。当然我们还可以写写《我的老师我的班》《我的沈阳我的家》《我的爸爸我的妈》……
(二)仿句式
提起朱自清的名篇《春》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的开头是这样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就这句话,我们就能仿,换上不同的词语,就能体现不同环境中的人物的迫切心情,可别小瞧它啊,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呢。我家的一波就N 次的仿写过它,屡试不爽啊,哈哈!不信你来看:
盼望着,盼望着,4月3日到来了,我们的班会召开了!(博文:开班会啦)
盼望着,盼望着,2008年8月8日来到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啦!(博文:小学生日记 看奥运之开幕式 )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了,我的发财机会到了。(博文:晒晒我的压岁钱)
盼望着,盼望着,期末考试来了,暑假近了!(博文:我向往的暑假生活)
(三)仿句义
课文《一只贝》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儿子在学文后领悟了贝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作文难忘的十个字中把学生们比作了沙粒,把老师比作了贝——老师啊,你就像一只贝,把我们这些小小的沙粒抱在怀里,用尽所有的心血和汗水把我们打磨成一颗颗璀璨的珍珠„„(这一句可是小子最成功的仿写呀。)
老舍的名篇《趵突泉》中有这样两句话:“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写出了趵突泉对于济南的重要地位。我们在突出某一事物的重要性时就可以仿此句子。如:假如没有书,我的生活就会丢失一半的乐趣;假如没有十字绣,妈妈的生活就会丢失一半的欢笑„„
作文
初二
记叙文
11763字
802人浏览
菠萝吹雪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