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设计
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的权益
第11课 自我保护
孔维琨
【教学内容】
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85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
案例:初一学生小强,父母忙于生意经常不在家中。他迷上电脑游戏,经常逃学常驻网吧。由于小强出手阔绰,被几名社会青年看在眼里,便尾随他至家中。小强刚打开门,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就被五花大绑丢在一边。那些人抢劫完毕,扬长而去。深夜,父母发现小强因过度惊吓和哭喊已经昏过去。事后,小强不主张父母报警,他说:“如果坏人报复,损失更大。”
请评析小强面对侵害的做法。
通过案例评析使学生认识到,侵害发生前,小强出入网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能远离危险环境;面对侵害,小强不能运用有效方法实现自救与求救;侵害发生后,小强不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评析】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明确学习本课必须掌握三部分内容:1、远离危险,拒绝侵害。2、学会求救和自救。3、善用法律武器。这种导入法的特点是,学生能够对本课知识体系有整体把握。
(二)【探索新知】
第一部分:远离危险,拒绝侵害
第一层次:远离危险
1、小品感悟
小品剧《赠品》:某中学门口,学生三三两两放学回家。巷口,一群学生围着一个发放赠品的青年。青年吆喝着:“薯片,免费赠送。小同学,为了便于公司回访,请填一下你们家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学生甲:“叔叔,我们家没有固定电话。”青年:“就填你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吧。青年又指着学生乙的登记表指点着:“你们家庭成员的姓名也必须填写。”很多学生一边吃着赠送的薯片一边回家了„„
(1)教师设问:你如果也从这里路过,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想出避免危险的具体办法。
(2)教师指出:这些学生也接受过安全教育,懂得不可以将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告诉陌生人,怎么轻易地将家庭隐私告诉陌生人呢? 学生通过分析了解到犯罪分子具有隐藏性,我们应该提高警惕,远离危险。
(3)教师问: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还有哪些值得警惕的情况,讲出来请同学们一起避免;你还有那些避免侵害的好办法,讲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2、漫画说事
(1)看漫画、学自护
借助教材86页4幅漫画,学生分小组学习在漫画呈现的情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侵害?
(2)画漫画、教自护
要求学生动笔画一画,也以漫画的形式画出我们生活中有可能会遇到的侵害,并以文字说明如何避免侵害。引导学生将教材86页讨论活动中设计的两组场景,呈现在漫画中。右图为老师们提供了两幅学生自己的作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护能力和想象力,思考除了教材提供的方法还有哪些避免侵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展示作品汇报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列举的一些具体做法,强调保护自我的前提就是: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作品办一期《远离危险、保护自我》为主题的漫画展。
【评析】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学习者转变为教授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其他同学。学生之间互相教育,彼此交流。 第二层次:拒绝侵害
教学方案一 故事对比法
故事一:何壮壮身材瘦小,刚上初一就被初三的学生王某勒索,王某威胁说,每个星期都得交30元保护费,否则就被打骂。壮壮吓坏了,哭着回家了,妈妈问他,他也不敢说。
故事二:李小刚也曾被高年级男生勒索财物,他冷静地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勇敢地说:“你勒索财物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公安局立案,我如果现在给你钱就是帮你进少管所。我好朋友还等我一起回家呢。”说完就追上同学一起走了。
学生思考:1、面对校园勒索事件,两则故事的主人公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赞成谁的做法吗?为什么?2、你还有其他好办法吗? 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面对侵害,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现,最怕受到法律制裁。如果象何壮壮一样一味忍让,只能助长坏人的气焰,导致自己无辜受侵害。
3、当你看到何壮壮被勒索时,你会怎么做?
使学生意识到当看到别人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也不能袖手旁观,初步涉及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职责。第3、4两道问题的设计,处理了教材87页辅助文部分和分享栏目。
第二部分:学会求救和自救
第一层次:求救和自救的必要性
今日说法播放过两期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专题《自护训练营》,我截取了其中一部分作为老师们授课的依据,录像通过翔实的数据说明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必要性。
第二层次:求救和自救的方法
活动:自护智多星
教师直接设置主题。
1、你知道怎样正确报警吗?
2、野外遇险,信号求救。
3、怎样对待网上认识的朋友?
4、发现有人跟踪怎么办?
5、外出不要怕,安全巧筹划。
6、楼内着了火,逃生办法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个小组能够准确表述自救或求救的方法,而且办法多,效果好。该小组每位组员当选为“自护智多星”,并选举表现突出的同学获得“金星奖”。
【评析】
学生不拘泥于“语言陈述”这一单一方式,比如烈火逃生环节,可以准备用具,动作模仿,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起到教育其他同学的效果。
第三部分 善用法律武器
第一层次:暴力侵害的危害性
成长剧场
播放录像《成长的烦恼》片段,本与同学发生矛盾,父亲到学校去解决,结果又被同学的父亲打伤了。本觉得父亲的表现很差劲,鼓励父亲与对方去打一架。通过父亲对他的教育使本认识到,以暴制暴是愚蠢的法子。影片结尾父亲问本还有解决的其他办法。
教师设问:1、本的建议为什么不对?(帮助学生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
学生讨论:当自己的权益受侵害时,以暴制暴正是维权的表现,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使权利的限度,行使自己权利时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八年级(上)《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埋下伏笔。
自我保护
初一
记叙文
4314字
1864人浏览
captzhang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