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习四
一、选择题
1. 把蚕豆叶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液中,开始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然后又自动复原,其复原的原因是( )
A. 原生质层受破坏 B. 尿素分子被吸收,细胞重新吸水
C. 细胞壁被破坏 D. 尿素浓度太低
答案:B
2. 下列既可进行吸胀吸水又能合成生长素是( )
A. 根尖生长点细胞 B. 干种子细胞 C. 叶肉细胞 D. 根毛区细胞
答案:A
3. 下列不能形成ATP 的结构是( )
A. 细胞质基质 B. 叶绿体基质 C. 线粒体基质 D. 线粒体内膜
答案:B
4. 为提高温室内作物的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B. 在白天和夜间都适当提高温度
C. 在白天适当降低温度 D. 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与白天相当
答案:A
5. 一般情况下光照增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但是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叶片部分气孔关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不继续增强,反而下降,其原因是( )
A. 供给光合作用光解的水数量不足 B. 水光解产生的氢数量不足
C. 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的ATP 数量不足 D. 暗反应所产生的C3化合物数量不足 答案:D
6.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传递的途径是( )
A. 阳光→ATP →C6H12O6 B. 阳光→叶绿体→ATP C. 阳光→叶绿体→水 D. 阳光→C6H12O6→淀粉
答案:A
7. 下列哪项是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又是暗反应进行的条件( )
A.O2和APT B.[H]和ATP C.[H]和O2 D. 酶、CO2和ATP
答案:B
8. 胃液PH 值1.8随食物进入小肠;胰液PH 值7.6也是进入小肠。二种消化液混合在一起,此时胃蛋白酶的催化能力将是( )
A. 增强 B. 不变 C. 匀速消化 D. 基本无催化能力
答案:D
9. 用H218O 浇灌小麦,除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的水分子里有18 O以外,该时间内,还将在下列什么物质中出现18 O( )
A.CO2 B. 葡萄糖 C.O2 D. 丙酮酸
答案:C
10. 用14 C标记的葡萄糖喂养大白鼠几天后,这些14 C将存在于哪些化合物中( )
A.CO2 B. 脂肪 C. 蛋白质 D. 以上物质都有
答案:D
11. 生活在干燥米中的“米虫”获得的水分主要来源是( )
A. 周围空气中 B. 消化过程中 C. 同化作用中 D. 体内物质氧化过程中 答案:D
12. 下列关于矿质元素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都是矿质元素 B. 矿质元素都以离子状态被根吸收
C. 矿质元素吸收都以主动运输方式进行
D. 远离根的矿质元素离子,首先经交换吸附通过自由扩散作用到根附近
答案:A
13. 对糖类、脂类、蛋白质三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 )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肠液
答案:C 小肠液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如下:肠肽酶,能把多肽分解为氨基酸;肠脂肪酶能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肠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肠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等,能将二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等)。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原。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
14. 既可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又可进入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物质是( )
A.Na+ B. 脂肪酸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答案:B
15. 吸收到人体内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脂类物质所不共有的代谢途径是( )
A. 合成大分子有机物 B. 分解释放能量 C. 在生物体内贮藏起来 D. 转化成其它有机物质
答案:C 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大量储存。
16. 下列哪一种作用是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渗透作用
答案:C 光合作用只有植物有,缺少普遍性。
17.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有氧呼吸 B. 磷酸肌酸转移 C. 无氧呼吸 D. 以上三种都是
答案:A
18. 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其中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 分别呈( )
A. 橙黄色、蓝绿色 B. 黄绿色、蓝绿色 C. 黄色、黄绿色 D. 橙黄色、黄绿色 答案:A
19. 下列各项中,不能形成ATP 的过程的是( )
A. 光反应 B. 暗反应 C. 有氧呼吸 D. 无氧呼吸
专题练习四(答案)
初一
记叙文
9036字
139人浏览
孙鹏麟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