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赶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文章,一起读读课题。
出示课题:赶海
2. 在学习任务单上,有些同学提出不知道什么叫“赶海”,有谁知道吗?(指名解答)
3.(出示图片)你们瞧!当海水退潮时,人们来到沙滩上抓螃蟹,捡贝壳,捞海鱼„„这就叫赶海。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已经预习过了,现在我们来检查同学们生字的自学情况。
1. 检查生字词
出示:似的 兴奋 夹住
束手就擒 俘虏 暑假 舅舅 抓住 东逃西窜 长须 捏住
指名c 生读,相机正音,强调多音字
理解词语:
(1)束手就擒
“束”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应选哪种意思呢?
【出示】
束:
①捆住
②量词,捆儿
③聚成条状的东西
“擒”是活捉,那“束手就擒”就是:(生说)
师:这个词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关键字的意思,这个词我们就理解了。
老师还想考考你们,“俘虏”是什么意思?(打仗时被抓住的敌人),快速地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俘虏”在这里指什么?
指名读句子,回答
师:理解词语,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进行。
2. 检查课文朗读(重点检查第3自然段的朗读)
(1)师:课文第三自然段特别长,生字也很多,你能把它读好吗?下面就请同桌互相检查这一自然段的朗读,并根据要求给予评价;
老师负责部分c 生。
(提出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一字不错的得★★,错一处的得★。)
(2)全班反馈读书情况。
(3)老师请一有明显进步的c 生展示。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反馈学情:
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赶海的哪几件事呢?课前同学们认真读了课文,大多数同学都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特别是 等同学,不仅概括得准确,而且简洁。(请2名同学交流)还有一些同学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如 等同学。(请1名同学交流)(板书: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三、感受赶海的有趣,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1.过渡:赶海有趣在哪呢?下面我们好好来读读第3自然段。课前,同学们对照学习单认真读了课文,老师了解了各组的学习情况,发现在“怎么读出有趣”方面有点困难。下面我们就以“摸海星”这件事为例,一起来讨论讨论:怎么才能读得有趣?
2. 集中共学,指导示范: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讨论:你觉得怎么才能读得有意思?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预设:
* “摸呀摸呀”“嘿”读得好
师:老师觉得你“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你摸了很长时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我在一边寻找,一边在摸,所以读得很慢
预设评价:抓住了关键词,读出趣味。,谁也来这样读一读?
*“摸呀摸呀”读得不好
创设情境:你这样很快地摸,能摸到海星吗?要怎样摸?(慢慢地、仔细地)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动作,摸一摸
师:你们看,加上动作读,真有意思。
*“嘿”指导朗读
师:摸了这么久,这么小心,摸到什么没?(摸到了一只小海星)
好不容易摸到了小海星,你高兴吗?怎么读?
预设评价:“嘿”这个语气词,读得特别棒,老师仿佛看到了你抓住了海星的惊喜样子。 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读一读。
3. 小结方法:
(出示:抓关键词 想象画面 动作表演)要把课文读得有意思,我们一定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想象画面,仿佛自己就在海边赶海;还可以做做动作,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
4. 用方法自学:
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星级任务来完成!
出示星级学习单:
★反复读读第3自然段,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圈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想象当时的画面,练着读一读,让别人听了觉得特别有意思。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读?
★★反复读读第3自然段,选择一、两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圈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想象当时的画面,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表情演一演,看看谁演的最像。
★★★反复读读第3自然段,能把这三件趣事讲一讲,看看谁讲得绘声绘色。
赶海 2
初三
记叙文
2355字
53人浏览
林旭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