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目标导航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通过品读文章,学习写作技巧。
3. 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初读预习
作者名片
莫顿 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初读自学
1. 大声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 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
3. 学习积累本课有关生字词。
(1)字音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
视( )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 ) 小心翼翼..( ) 陡峭..( ) 着.
眼( ) (2)释义
训诫:教训和告诫。
嶙峋:山石重叠不平的样子,也形容人瘦削的样子。
纳罕:觉得惊奇,诧异。
啜泣:抽泣,低声哭泣。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
一、导入,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二、课文感知(阅读自学)
1. 朗读课文后,请梳理出文章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 作者童年的一段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启迪?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3. 在爬悬崖的整个过程中,“我”的表现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你能概括一下“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吗?
4.结合课文,说说“我”到底遇到什么困难? 这些困难是困难吗? 何以见得?
5.“我”是怎样克服这极大的困难的?
三、把握人物,体会主题(合作讨论)
1.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我”从悬崖上顺利下来,靠的是什么? 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文章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有什么好处?
四、主题归纳
作者通过童年时一次 _______________ 的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第二课时
通过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了深深的启迪。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探究,重点品味文中的精彩语言和探究课文巧妙的写法,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一、品味精彩的语言
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句中的“瘦骨嶙峋”有什么表达作用?
2.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为什么自己在哭,反而不知道呢? 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 为什么?
-
4.(1)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
(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j
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 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三
记叙文
6808字
204人浏览
蓝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