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春天的畅想
授课 徐春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通过对艺术家的作品与审美价值的了解、理解不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有关春天的文学作品、音像资料、图片、音乐)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在课前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等途径收集、摘录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与诗词;中外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摄影图片及歌曲等。 教学方式
(欣赏、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联想、构思、起稿、展示)
春天的畅想 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不经意间,当我们看到一簇新绿,春天已经悄然而至。春天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浩浩的春风,濛濛的春雨,一起掀开了春天的帷幕,无限的春色一起涌向大地。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荒芜苍凉的土地因春风的吹拂而有了绿意,无数弱小的生命在春风中破土而出,百草吐绿,百花争艳,百鸟欢鸣。春为岁首,它孕育着生机,萌生着希望。
在自然界有哪些现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呢?
下面,让我们首先伴随着一段关于春天的短片一起来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板书课题) 课件展示:短片《春天的畅想》
2.分组讨论,阐述春天的特征与美感:
问题(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信息?春天到了,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1):万物复苏、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春柳叶绿、百花盛开……
生(2):春游、写生、植树……
问题(2):能否用一句话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生(1):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兴的时候就风和日暖,生气的时候就雨打雷轰。
生(2):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妆师,把花草树木、峰峦田野,都装点得生机盎然。 出示课件总结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特征:
1、气候变化:冰雪消融,温度升高;
2、植物、动物变化:植物发芽开花,昆虫开始活动等;
3、人们生活的变化:春节、春装、踏青、植树、农耕等;
问题(3):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谈谈春天给人一种怎样的美感?
生(1):春天嫩绿的小草清新可爱。树上的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星星、像眼睛,层次分明,参差错落,给人一中轻盈、舒适、均称、和谐的美。
生(2):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蝴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乐而舒畅,给人一种愉悦的美。
生(3):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美。
生(4):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与遐想,给人一种意境之美
春天的美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每个人眼里的春天都不是完全一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体会、表达。
多媒体出示柳树图片
课件出示表现图片内容的相应文学作品 《咏柳》
问题(4):诗人是怎么表达春天的美感的?文学家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诗作里的柳树与现实中的柳树是怎样的关系?
优美,流畅,简洁,概括,手法多样,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象征着活力 生命 希望
问题(6):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生:春联、书法、绘画、音乐、雕塑、歌曲、舞蹈……
(二) 发展认知阶段
1.结合美术作品欣赏感受自然美与艺术美及其相互关系:
在了解文学大师和音乐大师对春天的赞美之后,我们一起来看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们描绘春天的美术作品
A 、 欣赏三幅以描绘现实为主的绘画作品
逐个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
问题: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
真实还原,以再现自然美为主
B 欣赏三幅以描绘特殊意境为主的绘画作品
逐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
问题: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
不拘小节,以表现意境为主
C 欣赏三幅以表达主观情感为主的绘画作品
问题: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
大胆夸张,表达纯粹的主观情感
D 欣赏其他美术作品
这些作品有哪些独特的美感?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徐春梅)
初三
记叙文
2103字
122人浏览
果珍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