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
人与自我的关系:爱自己;
人与他人的关系:爱别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爱自然。
写作的基本要求:
1. 观察生活,捕捉生活有趣片段
案例1:有一个春天的早上,一位老婆婆在路边等车,她要去看望城里的孩子。她的眼睛不好,只有等车开到眼前才能看清楚车上写的字。可是等她看清楚字的时候,车已经开走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注重多角度、多元化解读文本。)
作文1 等车的老人
春天的早上,一位老婆婆在路边等车。她拄着拐杖,眼睛望着公路的尽头。她看得那么认真,好像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什么。过了许久,她眼前一亮,因为有车来了。她把头往前凑,好像在辨认着什么。
汽车越来越近,老婆婆却紧张起来。她把头使劲儿地往前凑,想看看车上到底写了什么字。可是她的眼睛像被蒙了薄雾一样,怎么也看不清。她揉了揉眼睛,那团雾气却没有消散。
汽车终于到达她的跟前了,她终于看清了玻璃上的字。对,就是这辆车,开往孩子所在的城市。她忙伸手拦车,可是车早已经呼啸而过,只留下一段白白的尾气。 唉,老婆婆颓丧地捶了捶自己的脑袋,长长地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儿,第二辆车又来了。她又踮起脚,朝车的方向张望。她不停地揉着自己的眼睛,可是她依然没能看清楚车上的字,等看清楚的时候,车又开过去了。老婆婆沮丧地在路边坐下来,嘴里不停地喃喃:“唉,怎么这么没用,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
没人知道,老太太要去城里,看望她的孩子。也没人知道,老太太已经患上糖尿病,视力正逐渐减弱。 :
作文2 赶车的人
小明是一个公交车司机,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开着车飞驰在公路上。
远远地,小明就看到了那个等车的老婆婆。她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的车。小明觉得有些纳闷,这老婆婆是怎么了?
车和老婆婆越来越近了,小明见老婆婆揉了揉眼睛,然后继续盯着自己的车看。车快开到老婆婆跟前的时候,老婆婆突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她的眼睛好像发着光,但很奇怪她并没有伸手拦车。
过了一会儿,小明忽然从后视镜里看到老婆婆朝自己的车追来。她的脚步摇摇晃晃,拐杖把地面敲得“叭叭”响。她一边跑,一边对着车喊:“等等我呀,等等我。”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上车了。她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小明问:“您怎么不早点招手啊。”
老婆婆说:“我的眼睛看不清楚呀,我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只有车到眼前了才能勉强看清车上的字。可是等我看清楚了,车又飞快地开过去了。”
老婆婆说到这里,小明的脸红了一下。他想,老婆婆多可怜呀,以后路过站点的时候,我得把车开慢一些。
作文3 母亲,藏匿了多少疼痛
春末的车站,早晨的空气依然有些凛冽。此刻,我正坐在车站的椅子上,等待一辆开往县城的车。站牌的不远处,有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她挽着发髻,穿着藏青色的对襟衣服,手拄一根拐杖,正出神地向公路转弯处眺望。想必,她也是在等车吧。
汽车的鸣叫声从拐角处传来。老太太浑身一颤,紧紧握住手中的拐杖。汽车越来越近,这是一辆开往领近县城的汽车。老太太的眼光踌躇不定,似乎正在下一个很大的决心。最终,她毅然朝汽车招了招手。
汽车戛然而止。售票员问她:“您到哪里?”
老太太欣喜地问:“乌石镇到吗?”
售票员的脸色陡地暗了下来,一脸不悦地说:“你会不会看字啊,这是去仙居的车,怎么会过到乌石镇?”
老太太一脸歉意:“对不住,对不住。”
售票员愤愤地丢下句“什么眼神”,汽车绝尘而去。
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老太太安静得如同身旁的梧桐。她放下手中的拐杖,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掏出怀里的表,凑到眼前看了一会儿,又开始朝公路的转角处张望。
许久,又传来一声车鸣,一辆来自上海的豪华旅游车姗姗而来。老太太忽地离开石头,朝司机打招呼。
不知道为什么,这辆旅游车居然破天荒地停了下来。老太太拄着拐杖,冲到车门前问:“师傅,这车过乌石镇吗?”
我没看见司机的反应,只听到车内传出一阵哄笑声。在老太太错愕不解的神情里,旅游车飞驰而去。
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走到老太太跟前,和她攀谈起来。
我问:“您去乌石镇?”
“是的,我去乌石镇看儿子,但是我眼神不好,看不到汽车上写的字。”老太太今年七十有二,多年的糖尿病使她的眼力越来越差。她说:“离了拐杖,我几乎无法走路。”
我忽然心疼了起来。模糊的视力让老太太无法辨认汽车上的字,所以她不得不向每一辆客车招手,却引来一阵又一阵的不满和嘲笑。这种令人疼痛的悲怆,溢满我胸口。
我问:“为什么不让您的儿子来接呢?”
她叹了口气说:“他工作太忙,一年到头很少有时间回家,我怎么能打扰他们。”她额前苍白的头发,让我在这个暮春的早晨心疼不已。
我最终为她拦下一辆经过乌石镇的车。上车前,她紧紧握着我的手,感激不尽。而我却为她担心起来,下了车,她依旧要靠手中的拐杖寻找通往儿子家的路。她能看清楚公交车上的字吗?能看清楚通往儿子家沿途的标记吗?
我终于知道,我那同样拥有多年糖尿病史的母亲,在生活中经历了多少困苦,多少艰难,多少嘲笑。她摸石过河般的生活,她从不向我展露的隐忍,都让我如鲠在喉。我实在不清楚,天下的母亲,到底在孩子面前藏匿了多少艰苦与疼痛。 作文4 对母亲的愧疚
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同事给我打来电话,说我母亲来了。我放下电话,心里很是疑惑,母亲怎么会来?我快步下楼,看到了满头白发的母亲。
“妈,您怎么来了?”我失声喊道。
“也没事,就是来看看你,你早就说要回家,却总是没空。我就来看看你瘦了没有。”
我和母亲往宿舍走去,同事走在我右边。
“对了,你怎么碰到我母亲的?”我问同事。他笑笑说:“我去车站接朋友,刚好看到你母亲在看公交车站牌,双手不停地揉着眼睛。我看到后,就问她去哪里,结果她说是来我们单位找你的,我就顺道带她来了。”
我紧紧握着同事的手,心里一阵酸楚。近些年,我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视力越来越不好。我能想象她在等公交车时的样子,她肯定不停地擦着眼睛,不停地上错车,不停地被人嘲笑。我想到她颤颤巍巍的脚步,想到她满头白发,眼泪不禁涌了出来。
我总是说要回去看她,却因为工作繁忙没回成。她肯定太想我了,就打算来看我。坐车,对她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
我一边走,一边想,眼泪已经溢出眼角。母亲察觉出我的异样,忙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以后我一定多回来看您,哪怕工作再忙。”
2. 立意健康
3. 金字塔作文框架
案例2:
作文1 故乡的山
我的故乡四面环山,可别小看了山,它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
春天,山渐渐舒展开了自己的身体,它的喉咙渐渐响亮了—溪水一天到晚唱着欢快的歌谣; 它的衣服渐渐鲜艳了—远处近处的树木开始发芽; 它怀抱里的孩子多了—山坡上、山腰上,到处是放风筝的孩子。春天,故乡的山成了一个大舞台,花、草、树、孩子、动物,都在台上尽情欢乐。山坡的草地上,牛羊正低着头吃草; 树枝上,小鸟在呼朋引伴地歌唱; 地里,农们伯伯正在辛苦播种。
夏天,故乡的山不像春天时那么热闹了,但它并不寂寞。大树下,有人摇着扇子在乘凉; 树林里,有孩子在玩捉迷藏游戏; 树阴下,牛羊正躺着休息。夏天的山没有了鲜花和风筝,但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却东一朵,西一朵,常常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眼睛。
秋天,故乡的山又开始热闹起来。有人在金灿灿的田野上收割稻子,有人在树上采摘黄澄澄的柿子,还有淘气的孩子在烤番薯。
冬天,山上的叶子落光了,只剩下粗壮的树干和细细的枝丫,
故乡的山顿时空旷
起来。下雪了,故乡的山如同盖上了一层白白的被子。冬天,故乡的山是安静的,它像是在细细聆听雪的声音。
作文2故乡的山
小学作文
初一
记叙文
3623字
75人浏览
水晶天使李